七一社區        注冊

耕耘“祖宗海” 造就新潭門

——海南省瓊海市潭門鎮黨委先進事跡材料

2013年12月16日16:32   來源: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潭門鎮位於“紅色娘子軍”故裡——海南省瓊海市東部,是一個依海臨江、風景秀麗的濱海小鎮。這裡的人民勤勞淳朴,世世代代耕海牧漁,遼闊的南海是哺育他們的“祖宗海”。

新時期,鎮黨委緊緊圍繞黨和國家建設“海洋強國”的戰略部署,因勢利導,創新發展,取得驕人成績。2013年4月8日,習近平主席專程視察潭門鎮,高度肯定了鎮黨委維護南海主權和漁業生產的責任擔當、打造漁業風情小鎮的創新實踐和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的有效做法。鼓勵廣大漁民“造大船、闖大海、捕大魚”。

心系人民 鎮黨委精心構建漁業生產萬裡保障線

潭門人幾乎家家有漁船,戶戶從事漁業生產,尤其以南沙、西沙以及黃岩島等海域為捕撈場。漁民們出海捕魚,往往歷時兩三個月,航行數萬裡,時時遭遇惡劣氣象和不法侵擾影響。鎮黨委始終把捍衛漁民合法權益、保障漁民生命財產安全作為首要政治任務,漁船航行到哪裡,安全保障就跟進到哪裡。

成立“南海漁業黨支部”。2006年,鎮黨委把漁民黨員和擁有漁船生產股份的陸上股東黨員整合起來,成立了“南海漁業黨支部”,由鎮委委員兼任支部書記,定期組織漁民開展海上救護培訓、防襲擊模擬演練等活動。海上作業時,採取“五船一個黨小組”,每船至少一名黨員的模式,努力強化漁民出海捕魚作業的組織和自防自救能力。南海漁業黨支部榮獲2010——2012年“海南省創先爭優先進基層黨組織”光榮稱號。

強化“海上民兵連”建設。新形勢下,“潭門海上民兵連”努力強化自身建設。鎮黨委書記兼任民兵連政治指導員,組織對遠海捕撈的漁船進行科學編組:以單船編班,三船編排,九船編連,做到以船定兵,人隨船編,兵船合一。形成了以漁船為載體、以主權島(礁)為戰場、以母港為基地“三位一體海上民兵作業模式”,在彰顯南海主權、掌控南海島礁海洋資源、配合駐島(礁)部隊及涉海部門履行南海維權任務中發揮了積極作用。同時,也是潭門鎮轄區社會治安和抗洪搶險的骨干力量。2006年以來,共搜集重要信息510多條,開辟海上航線30條,多次榮獲海南省“民兵基層建設先進單位”稱號。2011年,榮獲“全國民兵工作先進單位”稱號。2010年,被海南省委、省政府評為“抗洪搶險先進集體”。

完善海上救助機制。鎮黨委高度重視海上作業安全,組建了“5.7聯邦”互助組:即出海時由5至7條大小漁船組成“聯邦”船,互相幫助、互相策應、互相救援,最大限度地提高漁民和漁船抗風險、保平安能力。成立了“五位一體”聯動救助機構:即由鎮黨委牽頭,協調漁政、漁監、漁民協會、邊防派出所等部門,組成遠海作業跟蹤管理服務救援隊,在信息收集、海上救助、打擊海上違法犯罪、維護漁港治安等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2006年以來,進行海上救助68起,海難事故善后處理118宗,挽回經濟損失4.2億多元。2010年,潭門漁港被國家農業部評為“全國文明漁港”。

提高海上通信服務能力。潭門鎮共擔負著167艘赴西沙、中沙、南沙海域作業的中遠海漁船和507艘近海漁船,共1萬多名漁民的服務保障任務。2008年以來,鎮黨委先后投入300多萬元資金,為每艘漁船安裝了先進的通訊設備,並利用計算機網絡等現代技術手段,建立起了覆蓋西沙、中沙、南沙廣闊海域的“南海110”報警服務系統。與出海作業漁民隨時聯絡,提供及時的幫助和服務,確保漁民和漁船安全。五年來,海上涉外案(事)件下降25%,安全事故下降70%。

有了鎮黨委的堅強領導,潭門遠海捕撈業得到迅猛發展。2012年,總產量達到46670噸,產值38000萬元,年均產值增長27.32%。

民生為本 鎮黨委努力打造漁民幸福家園

近年來,海南省委、省政府和瓊海市委、市政府出台多項政策措施,支持鄉鎮建設。鎮黨委及時搶抓機遇,緊緊圍繞“打造漁業風情小鎮,構建幸福潭門”的目標,以民生為根本,大力加強飲水、道路、橋梁等基礎設施建設。

水通。潭門鎮地處海邊,地下水含鹽量高,既苦又澀,轄區內沒有可以利用的水源,群眾生活用水問題一直困擾著鎮黨委。近年來,鎮黨委把群眾飲水安全列為“一號民生工程”,積極爭取上級政府部門經費、技術支持,努力協調上游優質水源,規劃建設自來水加工廠。經過艱苦努力,一條20余公裡長的管道,把“海南母親河”——萬泉河的清清河水引入潭門,7700多戶居民終於用上了甘甜清潔的自來水。

橋通。潭門與享譽中外的博鰲鎮隔河相望,從潭門到博鰲,短短數百米距離,世世代代都隻能靠小船擺渡,一座橋梁成為潭門人心裡長久的期盼。大橋建設需要上億元的資金,鎮黨委經過數年運籌和准備,連接潭門和博鰲的“潭門大橋”正式開工,開啟了潭門旅游和漁業新發展的新希望。但由於部分村民征地補償等問題沒有得到妥善解決,集體阻撓大橋施工,剛剛啟動開建的大橋建設又被迫停工。群眾的事情無小事,群眾的問題必須先解決好。鎮黨委統一思想,採取分工負責、分片包干的辦法,由黨委書記龐飛牽頭組成工作組,走村串戶,深入田間地頭,拉家常、問疾苦、摸實情,全面掌握的群眾的訴求,合理調整征地補償標准和范圍,為附近村庄美化環境、硬化道路、改善通信照明設施。精誠所至,金石為開,經過兩個多月認真細致的工作,贏得了群眾的理解和支持,大橋恢復建設。預計將於2013年底建成通車。

路通。近年來,潭門經濟社會發展迅速,但城鎮建設相對滯后。尤其是小鎮唯一的主干道,被戲稱為“水泥路”,雨天積水滿街,晴天泥土飛揚。2012年,鎮黨委以“打造漁業風情小鎮,構建幸福潭門”為契機,積極尋求上級的支持,協調建設資金4000余萬元,組織骨干力量加緊施工,歷時3個多月,完成了長3公裡多的城鎮主干道和6萬平方米臨街鋪面立面改造,徹底改變了潭門面貌。

在“潭門風情小鎮”改造完工的那一天,潭門人民張燈結彩,歡呼雀躍,高舉“水通、橋通、路通、人心通”的橫幅,走上寬敞整潔的街道,表達由衷的喜悅和對鎮黨委的贊許。

立足長遠 鎮黨委全面規劃潭門新藍圖

潭門港是西沙、中沙、南沙群島作業漁場的后勤給養基地和海產品集散銷售基地,以往以捕魚為支柱的單一經濟模式已經不能適應經濟社會發展的需要,鎮黨委以前瞻的眼光,務實的作風,不斷推進潭門經濟社會創新發展。

強化基地保障。2004年,潭門中心漁港被國家農業部定為一級漁港建設項目,總投資約15600萬元。建成后,既是我國南海海域漁業生產的后勤保障基地,也是漁船避風良港。為了加快推進潭門中心漁港的建設步伐,鎮黨委密切聯系群眾,積極調動各方面力量,努力克服項目征地拆遷、補償安置等重重困難,使工程建設如期順利推進。2013年底,嶄新的潭門漁港將建成並投入使用,更將助推潭門經濟社會深度發展。

加快產業優化升級。潭門鎮的海產品、工藝品加工聞名遐邇,遠銷國內外。當城鎮主干道和街道立面改造后,臨街的鋪面出現了“一鋪難求”的局面,前來洽談投資的客商絡繹不絕。鎮黨委因勢利導,加快規劃“海鮮飲食一條街”、“海洋工藝品一條街”和“海洋風情游”等項目建設。截止2013年6月,全鎮新增水產品加工廠20多家,新增工藝品店200多家,新增海鮮店10多家,從事工藝品生產、銷售和餐飲服務的人員增長近一倍,日均接待游客人數突破2000人次。新潭門已成為省內外游客追捧的新熱點。

拉長農業生產鏈。鎮黨委高度重視“福田露天常年蔬菜基地、千畝大棚蔬菜基地”等農業項目建設,積極推進各產業協調發展。通過招商引資,改(擴)建了福田墟冷凍庫,使冷凍庫容量由1500噸擴大到5000噸,不僅保障了本地區在台風、多雨季節充足的蔬菜供應,還保障了周邊地區蔬菜供應和反季節瓜菜的正常出島。截止2013年5月,全鎮實現社會生產總值6億多元,年均增長12%﹔人均純收入達到13000元,年均增長830元。

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挂雲帆濟滄海。

一個具有濃郁漁耕文化的美麗“新潭門”將會在潭門鎮黨委的帶領下,不斷彰顯獨特的魅力與勃勃生機。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學習微平台”
(責編:高巍、楊媚)
相關專題
· 2013優秀公務員表彰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熱點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