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黨建

道德模范評選表彰:“法官媽媽”詹紅荔 500案無一錯

2013年08月23日08:27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詹紅荔在與一位失足少年談心,鼓勵他走出陰影。
  新華社記者 張國俊攝

主人公心聲:案結只是逗號,事了也僅僅是分號,人和才是完美的句號。

編輯點評:庭前調查、談心、關愛,庭后疏導、幫扶、照顧,詹紅荔“功夫在庭外”的實踐讓司法有了溫度。

個子不高,眼睛明亮,臉上總挂著微笑,給那些迷途孩子冬日暖陽般的溫暖……從事少年審判近10年來,她兢兢業業完成庭審工作,更將大量心血傾注在關愛、幫扶失足少年上,常說:“沒有不可救藥的孩子,隻要能撥動他們心中的善弦,每個孩子都可以變好。”

她贏得許多未成年犯和新生少年“法官媽媽”的昵稱。這位福建南平市延平區法院法官,就是詹紅荔。

“愛孩子、幫孩子、救孩子”,是詹紅荔堅守的信念。她親切地稱回歸社會的少年為“新生少年”,組建“新生少年服務隊”,定期帶領他們參加各種公益活動。迄今為止,“新生少年服務隊”成員累計超過160名,無一人重新走上犯罪道路。在她倡導下,延平區設立“失足少年救助基金”,為無家可歸、沒有收入來源的新生少年提供幫助。

多年的少年審判工作,讓詹紅荔總結出庭前“三個不開庭”、庭中“三個不輕易”、庭后“三個不鬆手”的“三三九不工作法”。她認為,“案結只是逗號,事了也僅僅是分號,人和才是完美的句號。少年法庭不僅僅是判案,更重要的是挽救每一個失足少年,挽救他們背后的家庭,最大程度地化解仇恨、化解矛盾,增加社會的和諧。”

家境貧寒的學生小冬,一念之差偷拿別人電腦。對這樣偶犯的少年犯,本可依法適用緩刑。但由於他是外來農民工子女,落實不了幫教措施,判不了緩刑。為給小冬找一位老專家做幫教人,詹紅荔6次登門。老人有些不解:“你這麼上心是為什麼?”詹紅荔說:“這是一個農民工的孩子,父母背井離鄉就是為了將孩子培養成才。我不忍心讓他們希望落空。”老專家被感動了。幾年后,小冬順利考上省內一所大學。

10年來,詹紅荔審結500多起未成年人犯罪案件,涉及1140多人,無一發回重審、無一錯案、無一投訴、無一上訪。315名少年犯和問題少年在她的幫教感化下,重返課堂或順利升學,70余名少年犯出獄后找到工作。

詹紅荔先后榮獲第三屆全國道德模范提名獎、全國“三八”紅旗手、全國模范法官等榮譽稱號。

《 人民日報 》( 2013年08月23日 06 版)

(責編:姜萍萍、常雪梅)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微平台”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微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