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黨建

道德模范評選表彰:貴州“背篼干部”胡榮忠 

“移動辦公室”穿山越嶺

2013年08月21日08:31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背上背篼,群眾才肯打我們的電話,電話裡沒有命令和強迫,隻有親人的托付。”

——主人公心聲  

在貴州麻山腹地巍峨高山之間,有這樣一道別樣風景:一群身著統一制服背著印有“為人民服務”字樣紅色背篼的人負重走在陡峭山路上,數十年如一日,風雨無阻。領頭人叫胡榮忠,是貴州省黔南州長順縣人大常委會副主任、長順縣敦操鄉黨委書記。他帶領鄉干部背起背篼,幫助邊遠群眾捎帶日常生產生活物資,送去惠民政策和致富信息,架起一座干群連心橋,並在實踐中摸索創造了獨特的“351”工作法,帶領一方群眾走上致富路。

敦操鄉是貴州100個一類貧困鄉鎮之一,山窮水少,至今仍有17個村民組未通公路,最遠的村民組距鄉政府來回有8小時以上的山路。當地有一句順口溜:一袋肥料累死一個壯漢,一包鹽巴要走一天路。2009年2月,胡榮忠主動請纓,從長順縣城來到敦操鄉擔任鄉黨委書記。他深知,要帶領鄉親們脫貧致富,關鍵是要得到群眾信任。在胡榮忠帶領下,敦操鄉干部職工每周都要背著背篼行走在崎嶇陡峭山間小路上,力所能及地幫助群眾解決實際困難,從為村民代辦低保、養老保險,到捎一包鹽、幾瓶醋。村民們親切地把他們稱為“背篼干部”。

2011年,胡榮忠創造“三定五幫一創建”的“351”工作法。“三定”是定人、定點、定時。“五幫”是幫助貧困家庭尋找一條致富路子﹔幫助外出務工人員照顧好家庭成員﹔幫助疾病困難家庭解決用車難﹔幫助邊遠群眾捎帶日常生產生活物資﹔幫助刑釋解教人員重樹信心重歸社會。“一創建”就是“創建文明和諧敦操”。

從2011年11月開始,鄉干部們把背篼當成“移動辦公室”,隻要村民一個電話,鄉干部就背著沉甸甸的背篼,穿越在敦操鄉的崇山峻嶺之間。貼有“為人民服務”的背篼,在大山裡格外顯眼,村民們一眼就能認出來。胡榮忠通過自身實際行動,帶領敦操鄉干部職工為老百姓背去溫暖,背去愛心,也背出了信任,背出了感情。在他的帶領下,干群關系融洽了,群眾工作好做多了。兩年前,動員推廣種高粱不足100畝,現已發展到2000畝,一直推廣不開的養殖綠殼蛋雞,現已經超過15000羽。胡榮忠說:“背上背篼,群眾才肯打我們的電話,電話裡沒有命令和強迫,隻有親人的托付。群眾把我們當成了親人,我們就有信心帶領群眾脫貧致富。”

胡榮忠榮獲第三屆貴州省道德模范榮譽稱號。

《 人民日報 》( 2013年08月21日 06 版)

(責編:姜萍萍、楊媚)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微平台”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微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