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黨建
教育實踐活動典型推介

贏得生前身后名——追記肇東市黎明鎮長富村黨總支書記李鳳山

□ 張立君 薛研波 □ 本刊記者/韓建平
2013年07月26日14:03   來源: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字號 】 打印 社區 手機點評 糾錯  E-mail推薦: 分享到QQ空間  分享


2013年4月17日凌晨,冷雨猛烈地敲打著病房的窗戶。李鳳山側著臉,最后一次瞅了瞅窗外的春雨,倔強地咽下了最后一口氣,享年67周歲。

這是一個干啥事兒都想拿第一、從來不服輸的倔強人,就連死都死得剛強、死得硬氣。“我不怕死。早點兒死,上那邊兒我照樣當書記!”臨走前,李鳳山曾開過這樣一個玩笑。

敢想敢干,畝產過噸

在當地,有很多人不知道“李鳳山”是誰,但一提起“李大干”則家喻戶曉。這個綽號源於李鳳山對事業、工作的“大干”精神。

1966年,剛滿20歲的李鳳山在長富大隊第五生產隊當“領工員”。所謂“領工員”,用老百姓的話說就是“干活兒打頭的”。他朴實肯干,加上一副好身板兒,很快就贏得了社員們的認可。兩年后,大隊派他去第三生產隊當隊長。

那時,三隊是個破爛隊,吃糧靠返銷,人不合心,馬不合套,沒人願意當隊長。李鳳山到三隊的第二年,玉米畝產就“過黃河”——達到600斤。這在當時算是高產了。因為三隊的地都是崗頭地,十年九旱,能有這樣的好收成,全是李鳳山領著社員硬干出來的。

李鳳山並不滿足,又帶著三隊的社員風風火火地在村南的草甸子、鹽鹼地裡筑起了水壩、種上了水稻——整個肇東,他是水稻種植第一人。年底,三隊社員家家吃上了大米飯。那年月,大米可是個稀罕物,村裡人過年能吃上一頓大米飯就算過上好日子了。一時間,各大隊都來三隊“取經”,學習種水稻。至今,很多老人兒還記得當時的一句口號:“遠學大寨陳永貴,近學長富李大干!”

“李大干”的綽號由此而來。

1974年,李鳳山加入中國共產黨。1976年1月,他擔任長富大隊黨支部書記,撤鄉並村后改任黨總支書記。在外人看來,在擔任長富村“領頭雁”的37年裡,李鳳山一直就是扛旗的,啥時候都沒有落后過。

村民們說:“他認准的事兒,九頭牛都拉不回來。”

20世紀90年代,省農委要搞玉米種植大壟雙覆試驗,畝產過噸。因為試驗有風險,許多村都猶豫不決。李鳳山合計了一番,認為這是改造低產田的好機會,便把這個試驗要了下來。那時,村裡沒有覆膜機,他領著村民硬是用鐵鍬給幾千畝地覆上了膜。一天,老天爺突然刮起狂風,剛覆蓋在地上的薄膜都被刮上了樹。這時,村民都瞅著李鳳山。李鳳山就說了一個字:“干!”

那年秋收,長富村的玉米畝產過噸,被稱為“龍江產糧第一村”。

接下來的好多年裡,李鳳山又帶領村民搞奶牛、肉牛養殖。為了籌措養殖資金,他甚至闖過省委大院。原來,時任省委書記的徐有芳去肇東考察農業生產時與他合過影,他就帶著這張照片來省委找徐書記。徐書記不但接見了他,表揚他“敢想敢干”,答應協調有關方面給村裡劃撥20萬元資金,臨走時還把他送到門外。

身正行端,贏得信賴

2000年,長富村人均收入2000元,2012年則達到1.58萬元,增長近七倍。其中,長富米業可謂功勛卓著。

長富村種植小米的歷史悠久。20世紀90年代,省裡倡導村裡辦企業。李鳳山乘勢辦起了米業公司——村民以土地入股,村裡統一管理、統一銷售。

十多年過去了,大多數村的企業都破產了,有的甚至給村裡拉下不少“飢荒”,但長富米業卻越長越大,生產的“大干牌小米”獲得了農業部的有機食品認証,成為暢銷的“省名牌產品”。

長富米業成功的訣竅在哪裡?村民們說:“大干書記正派,不禍禍(浪費)!”

李鳳山有四個兒子,都在肇東市工作。朋友們知道他們是長富米業董事長的兒子,常和他們要“大干牌小米”嘗嘗。哥四個沒有一個人敢去長富米業要米,全都是自己去商店買了送朋友。

“大干書記脾氣大,要讓他知道誰白拿了米,不管是誰,准保挨收拾。”

一次,李鳳山在核對產品數量時發現少了一盒米,就下令細查,最后查出是四兒子李延飛拿走的。原來,李延飛那天帶朋友來米業參觀,朋友要了一個包裝盒回去作參考,並沒有拿米。可是,李鳳山照樣不依不饒,把兒子叫到村部,好一頓審。“開始,老爺子以為他拿了一盒米,沖兒子動了手。”一位村民說。

李鳳山特別在意長富米業的“有機食品”品牌。有一年,村民李旭勉拉來一車谷子。谷子進入脫粒機,李鳳山聽見機器聲發脆,就抓起一把谷子,見谷子比別的谷子亮,使勁兒一攥像沙子一樣,斷定這是化肥谷子,立刻命令停機,甩出那些已經脫出粒的“化肥小米”,讓李旭勉把谷子拉回去。“這不是村裡的谷子。” 他說。

米業收購村民種的綠色谷子是每斤五塊多錢,比化肥谷子高出兩三塊錢。他反復向村民們講這樣一個道理:“想賺錢,就不能自己砸自己的品牌。”

正是基於這種強烈的品牌意識,但凡遇到砸自己牌子的,“大干逮著誰收拾誰”。

隨著村集體積累的增加,李鳳山和黨總支一班人在逐年擴大生產的同時,還把錢用在了改善與民生有關的公益設施上,修路、裝有線電視、交農村醫療保險,全是村裡拿錢。2006年,村裡修硬化路,每公裡投資近40萬元。發包結束后的一天晚上,承包商來到李鳳山家,送給他十萬元錢。李鳳山黑著臉把他攆走了。

第二天一早,他召開“兩委”會,說:“這工程不能包給他干!給我送錢無非是想偷工減料。”於是,工程重新發包。他給再次發包設立了許多新條件:水泥、石子等建材由村裡進,承包商隻管建﹔承包商帶機械設備、技術人員,工人必須用村裡的……李鳳山給當工人的村民下了死任務:一攪拌罐必須倒進四袋水泥。“這老爺子,你甭想糊弄他。如今,一些村的路早都壞了,而我們村是全縣第一個修硬化路的——比他們早四年,現在還好好的。”

正是因為行得正、做得端,李鳳山贏得了村民的信賴與支持。

不屈不撓,難舍“本色”

2011年7月,建黨90周年之際,長富村黨總支被評為“全國先進基層黨組織”。李鳳山去北京領獎時,順便查了查身體。體檢結果:甲狀腺癌。李鳳山問大夫:“還能活幾年?”大夫說:“控制煙酒,能活個三五年,就怕癌細胞轉移,建議住院。”

李鳳山拿著榮譽証書和化驗單回了村。榮譽証書,他擺到了村部,村裡人誰看見誰高興。跟榮譽証書擺在一起的,還有2009年9月習近平同志在村裡調研時的照片。而那張化驗單則被李鳳山鎖進了辦公桌的抽屜裡。在歡笑聲中,村民們誰都沒有意識到他們的“李大干”即將走到人生的盡頭。

“村裡得干幾件大事。米業得發展,農機合作社也要擴大規模……”這兩年,李鳳山的雄心越來越大。2012年,他代表村裡與東北農業大學、八一農墾大學、哈爾濱商業大學達成了小米深加工合作協議,由大學投資3000萬元建設優質谷子種植基地﹔融資建設金色米業加工項目,落戶省綠色食品產業園,預計總投資三億元。然而,伴隨著項目的緊張推進,李鳳山卻日漸消瘦。今年年初,170多斤的他在兩三個月內體重驟降了近五十斤。

3月底,村裡備春耕,他忙得厲害,可實在拗不過幾個兒子——把他架到肇東醫院體檢。結果出來:肝癌晚期。李鳳山不信:“北京大夫說是甲狀腺癌,還能活四五年呢,指定是大夫看錯了。”直到這時,家人才知道老爺子早就知道自己身患絕症了。緊接著,一家人去了哈爾濱,他再次被確診為肝癌晚期。

兒子馬上聯系了上海一家有名的肝病治療醫院,准備帶他直接去上海。可李鳳山說啥也要先回村裡。回村兩天,他主持召開了四個會,分別布置了項目推進、春耕生產,並與農戶簽訂了谷子種植合同……

十多天后,在上海醫院裡的李鳳山非要回村不可。家人拗不過他,租了一輛救護車,將他從上海送回長富村。這時,村民們才知道他們的“李大干”病了,不約而同地奔向他家,屋裡屋外站滿了人,揪心地等著他回家。救護車開到家門前,村民們想把他抬進屋,他硬挺著抬起腦袋,說:“我要走回家。”

村民小心翼翼地把李鳳山攙下車,攙進院,攙進屋。李鳳山躺在炕頭上,瞅瞅滿屋的人,對跟前兒的“兩委”成員說:“馬上種地了,都守著我干啥?你們得干啊……”聽著他的話,屋裡屋外的人都泣不成聲。

彌留之際,李鳳山對來探望他的領導留下了遺言:“我死以后,各項費用不用組織承擔一分錢,不給組織添麻煩。村裡有些人提議,讓我二兒子接替村書記,我認為他不勝任,請組織不要考慮。長富村目前沒有任何外債和需要處理的賬目,我的家屬和子女無權處理長富村的財會賬目。”

……

終其一生,李鳳山不舍東北男人的剛強本色。

 

(黑龍江《黨的生活》雜志授權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發布,請勿轉載)  

>>>點擊進入“全國黨建期刊博覽”

 

(責編:楊媚、權娟)


相關專題
· 期刊選粹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焦點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