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蘆來柱
蘆來柱,男 , 漢族 ,1962 年 12 月生,中共黨員,山西省臨汾市吉縣屯裡鎮太度村村民。
幾十年來,蘆來柱把“遵守諾言,恪守信用”當作做人根本和做事准則,悉心照料養父母和一同長大的弟妹﹔對待 42 歲時組成的家庭,他信守承諾,盡心操持﹔對待工作和人際交往,他更是裡表如一,有諾必踐。
蘆來柱老家在山東,因黃河泛濫,父母逃荒到吉縣。他出世 5 個月時母親病逝,生父把他送給老鄉蘆家夫婦撫養。當時,蘆家生活困難,對來柱視如己出,悉心照料。
養父母的恩德,在來柱幼小心靈裡深深扎下了根。當他長大知道自己身世后感激涕零,決心終身報答養父母恩情。他大弟娶媳婦那天,蘆氏夫妻對孩子們隨意說:“娃們長大,我們就老了,往后指望誰呀?”蘆來柱笑說:“爹,娘,二老的恩情,我要報答。”來柱這句話,竟成為他一生踐行的千鈞之諾!養父母年老體弱后,他不僅伺候,還要種地、劈柴、挑水,供養五個弟弟、妹妹上學。
遠在山東的同胞哥哥得知來柱的艱難,把他叫回到山東。大家拉住他的手苦苦勸他留下,承諾給他娶個媳婦,幫他找份穩定的工作。一邊是患病在身、生活困難的養父母,一邊是條件優越、難割難舍的骨肉之情,如何選擇?蘆來柱卻說:“不,我不能拋開救了我生命的養父母,他們老了,身患疾病,弟妹都還小,我還要為二老養老送終,照顧幾個弟妹呢!”他告別親人,回到養父母的病床前。養父因胃出血生命垂危,他背著父親進醫院,上廁所,伺候床前。喂飯時,父親大口嘔吐,他親手擦拭干淨。那幾年,他家裡、地裡、醫院裡幾頭忙,看病、花錢、伺候老人一肩挑,他頂起了家庭的重擔,也扛起了家人的希望。
蘆來柱為報答養父母的恩德,幫助五個弟妹一個個結婚成家后,直到 42 歲才與已有一雙兒女的寡婦劉金枝結婚。他婚前承諾:繼續照顧蘆家父母,並要對待劉金枝的兩個孩子如同親生。蘆來柱說到做到。靠打工,勤儉節約,供女兒上了中專,兒子上完職高上電大,兒女們都找到稱心的工作。
蘆來柱對鄉鄰、對工友、對社會,都是赤誠相待。無論走到哪,人們都稱他是“靠得住的人。”在村裡,誰家有事他就幫忙,答應鄉親們的事,他都一一兌現。在外打工,來柱參加造林專業隊 20 多年,踏實苦干,大家推他當了工隊長。他也和大伙一樣,挖田整地,栽樹澆水,而領報酬和大家一樣,從不計較。蘆來柱工隊所造的林,質量好,成活率最高,被群眾譽為“誠信工隊”。
蘆來柱獲得臨汾市第二屆十大道德楷模、山西省第四屆道德模范等榮譽稱號。
來源:中國文明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