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元成
李元成,男,漢族, 1954 年 5 月生,中共黨員,湖北省宜昌市秭歸縣電力公司客戶服務中心黨支部書記。
李元成堅守與戰友的約定:如果兩人中有一人從戰場活著回去,就要照料對方的父母。從 1980 年轉業回來后,他將犧牲戰友的父母視為雙親,默默擔當起兒子的責任, 33 年來精心侍奉二位老人,被人們廣為傳頌。
1975 年,李元成參軍入伍,在貴州某部結識老鄉付先根。 1979 年對越自衛反擊戰前夕的一個夜晚,兩人促膝長談,約定如果誰光榮了,另一人就代為照看對方父母,直到養老送終。 1979 年 3 月,付先根不幸犧牲。 1980 年,李元成轉業回到家鄉,在鄉鎮供電所工作。盡管工資較低,李元成還是信守與戰友的約定,經常接濟付家,他也成了付家二老的“義子”。
1996 年,付家小兒子去世,二老的贍養重任全壓在李元成身上。他克服妻子下崗、移民建房、家中尚有兩個女兒讀書等諸多困難,三十三年如一日,默默的悉心照料二老。其間,李元成的父母先后離開人世,他更是視付家二老為自己的雙親。每年,每逢兩位老人的生日,李元成都會去為老人慶生,還不忘帶上爸爸愛的小酒和媽媽喜歡的甜點,並塞上點零花錢。有一年媽媽劉克英過生日,二老怕小兩口又破費,鎖上大門躲到外面去了。李元成夫妻就坐在大門口等了一天,直到老人晚上回來。看著李元成一頭的汗,老人含淚點點頭,答應以后再也不躲了。
2006 年,為了不給李元成增添過多的經濟負擔, 77 歲的付承信瞞著李元成去宜昌打工。李元成知道后,急忙趕到宜昌找尋,找到后說:“爸,兒子哪能眼睜睜地見您老這麼大年紀還在外面打工?您放心,有我在,您和媽什麼都不用擔心!”其實,李元成的經濟並不寬裕,新婚之夜,他和妻子在山上一間“豬圈”改裝的新房裡渡過的。他們在這間房子一住就是三年,直到大女兒出生,他們才借錢在老茅坪鎮買了幾間瓦房。 1998 年,作為三峽移民,他們又舉債在秭歸新縣城建起了新房。舊債還未還清,他的妻子又下了崗,一家人生活更加困難。盡管如此,李元成從來沒有怠慢過老位兩人。兩位老人說:“元成比親生兒子還要親!”在李元成一家人的關懷下,兩位老人衣食無憂,安享晚年。前幾年,付先根的父親身患絕症去世,李元成又忙前忙后地為老人送終,為老人盡孝。
李元成榮獲湖北省第二屆道德模范榮譽稱號。
來源:中國文明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