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姚海根
姚海根,男,漢族,1944年7月生,浙江省嘉興市農業科學研究院名譽院長、研究員。
30多年來,姚海根育成並通過各級審定的系列水稻品種89個,累計推廣種植3.2億畝,逐步總結形成了一套系統的育種理論、技術和方法,為我國水稻生產和保障糧食安全作出了突出貢獻。
1965年,姚海根從浙江農業大學畢業進入中國農業科學院工作,從事水、陸稻品種選育工作。1973年,他回到嘉興市農科院從事水稻遺傳與育種研究。30多年來,他育成晚粳“秀水”、晚糯“祥湖”、早籼“嘉早”及雜交晚粳“秀優”系列水稻品種(組合)共89個,其中通過國家審定的13個,形成了粳、糯、籼配套,早、中、遲搭配,豐、優、抗兼顧的品種群體優勢。他促成了浙江等地晚粳稻主栽品種五次更換,並成為歷年種植面積最大的晚粳稻品種。他選育的祥湖84、秀水11、秀水63是國家南方晚粳稻區連續三代對照品種,育成水稻品種已在我國長江中下游稻區累計推廣種植3.2億畝,他被譽為“江南水稻育種大王”。
在長期育種實踐中,姚海根十分注重水稻育種理論和方法的創新,逐步總結形成了一套系統的育種理論、技術和方法,在晚粳稻育種領域作了多方面探索,在晚粳稻抗性育種、株型育種、早熟性育種、稻米安全性育種、常規育種與花粉培養技術相結合育種等方面,創造性地解決了諸多關鍵技術問題,形成了一整套技術理論體系。至今,以第一完成者身份獲得各級科技成果獎30多項,其中農業部技術改進一等獎1項、二等獎1項,並在國內外刊物上發表論文30余篇。
姚海根除在科學研究上有所建樹,獲得了一大批成果外,作為浙江省常規水稻育種攻關組首席專家,帶領攻關組成員協作攻堅,在“九五”、“十五”、“十一五”期間,育成的晚粳品種平均覆蓋率為浙江63.2%、上海市50.6%,並在長江中下游其它省市廣泛種植。作為嘉興市農科院院長,他帶領全院同志以眾多的科研成果飲譽大江南北,成為全國屈指可數的百強農業科研所之一,先后被農業部評為“七五”、“八五”全國百強研究所,“九五”期間獲“全國標兵研究所”,兩次榮獲浙江省科技進步重大貢獻先進集體稱號。
姚海根榮獲全國勞動模范、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等榮譽稱號。
來源:中國文明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