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許張氏
許張氏,女,漢族,1916年4月生,安徽省亳州市譙城區西關社區居民。
她沒有堅實的臂膀,卻四十年如一日為癱瘓兒子延續生命﹔她家庭貧困,卻回絕了10萬元的愛心捐款。許張氏,一位連名字都沒有的97歲老人,用自己的堅持和無私書寫著人世間最偉大的母愛。
因為生在舊社會,17歲時嫁給了同村的許奎元,人們就叫她許張氏。40年前,小兒子許全意不幸患上精神病,連家人都不認識,全家傾其所有為其治病,使原本貧困的家庭雪上加霜。從那時起,許張氏就衣不解帶地照顧兒子。1990年,老伴去世,年過七旬的許張氏隻能獨自擔起照顧兒子的重任。1994年,許全意病情惡化完全癱瘓在床,生活不能自理。此時,許張氏的其他子女都各有家庭,生活都不寬裕。體恤兒女的許張氏硬是咬著牙自己堅持照顧許全意,喂飯、喂藥、洗澡、端便盆等都是許張氏自己動手去做。有時許張氏累得不想動,但是一想到兒子沒吃上口熱飯,心裡就難受起來。每天晚上,老人都要起身好幾次,看看兒子冷不冷、熱不熱,有沒有尿床。兒子的頭發、胡子都是她親手修剪。老人如今已是白發蒼蒼,腰背累得深深地彎了下去。病床上的許全意雖然瘦弱,但身上干干淨淨,沒有一點褥瘡,雙眼有神。雖然不能言語,但會用眼神與母親交流,完全沒有久病之人的那種木訥。
“二哥是我母親的全部,她也不願意拖累我們,我們想搭把手都不允許,更別說把二哥接到家裡照顧了。”女兒許長榮說。許張氏說:“為了孩子,我要好好活著,活著一天就要照顧孩子一天。”也曾經有人提議出資幫助許奶奶的小兒子住進福利院,減輕老人的負擔,讓她安享晚年,但被許張氏一口回絕了。老人認為福利院的護理人員雖然不錯,但自己在家裡親自照顧兒子應該更好些,她不願意兒子受任何委屈。“我活一天,就帶著他一天。”老人眼神格外堅毅。
雖然家境貧困,許張氏卻有自己的原則,好心人送來的錢物一概不要。上海的一家企業老總在微博上看到許張氏的故事后,派安徽分公司的工作人員送來10萬元愛心捐款,但老人婉拒了。當地民政部門為老人和她的小兒子分別辦理了低保和城鎮居民醫療保險,這讓許奶奶每當和人聊天時,總是不忘念叨幾句感謝的話:“給政府添負擔了,共產黨好啊!”
許張氏榮獲第三屆安徽省道德模范榮譽稱號,入選“中國好人榜”。
來源:中國文明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