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明學,男,漢族, 1956 年 6 月生,重慶市大渡口區建勝鎮四勝村村民。
他長期和兒子倆相依為命。今年 4 月,當兒子暴病無力回天之時,他強忍喪子之痛,作出了捐獻愛子器官的決定,挽救了三人的生命,讓兩人重見光明。
在兒子兩歲時,他和妻子離了婚,父子倆相依為命。兒子讀完小學和初中后,為維持生活在外地打工。 2003 年,李明學在工地突發疾病暈倒,以致右手殘疾,一條腿也瘸了,喪失了勞動能力。從此,兒子成了他的左右手。工作之余,兒子常回家為他洗衣服、洗被子,有時還帶他去逛逛街。兒子發病的前一天,還打電話問他吃飯沒有,叮囑他在家要保重身體,想吃啥就買啥。沒想到十幾個小時后,再次傳來的就是兒子突發疾病的噩耗。
“人死不能復生,不管別人怎麼看待,我希望用兒子的器官能幫助其他更多鮮活的生命,至少他還可以以另外一種方式活在這個世界上,我的內心也會得到安慰。”看著病床上兒子冰冷的尸體,他悲痛欲絕,但仍想完成兒子人生中最后一件有意義的事情,將全部器官捐獻給需要的人!
農村人對捐獻器官都很忌諱。一開始,就遭到前妻的堅決反對。懷著巨大的喪子之痛,他耐心做工作。他說,之前在電視上經常看到捐獻器官的新聞,覺得這是一件好事情,既幫助了別人,還用另外一種方式延續著生命。當時他就告訴兒子,自己死后要將器官捐獻出去,兒子對他的想法非常認同。他最終說服了前妻。當天,兒子的一個肝、一個腎在西南醫院與患者匹配成功,另一個腎也在重慶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匹配成功,隨后一對眼角膜送入了重慶眼庫。專家稱,他的義舉,讓兒子的器官至少可以救活 3 條命,還可以幫助兩人重見光明。
喪失了勞動能力的李明學,租住在一間 10 多平方米的小屋裡,一張床、一台老式冰箱和一台老式電視,就是全部家當,一月幾十塊錢的房租他都難以承受。有人要他申請低保,他沒有。對兒子的懷念是刻骨銘心的,他常說,想念兒子抱著他雙腳暖暖睡去的情景,回味兒子給他做最喜歡吃的飯菜,將兒子的器官捐贈出去,感覺兒子就在身邊。
暴病奪走兒子鮮活而年輕的生命,大義父親忍痛用另一種方式讓兒子的生命在人間延續。在當今時代,難以想像在承受喪子之痛時,一位年近花甲的農村父親、一位生活非常艱難的殘疾父親,作出這樣的抉擇,捐贈兒子器官,把兒子和自己的愛傳遞給更多的人。
李明學被評為重慶市道德模范。
來源:中國文明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