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張福友
張福友,男,漢族, 1964 年 6 月生,中共黨員,甘肅省古浪縣西靖初級中學教師。
多年來,張福友把幫助他人當成人生最大的快樂,與他人共同發起“一對一、獻愛心”貧困學生救助活動,救助貧困生 221 名,幫助 49 名特困生圓了大學夢。
已過不惑之年的張福友,從小就樂於助人,村上老人們有個大小事兒,都喜歡找他幫忙。 1984 年剛參加工作時,他每月僅有 17.5 元工資,卻經常給學生買學習用具和書籍。看到學校附近的道路下雨天泥濘不堪,他就利用節假日套著自家的毛驢車拉沙鋪路,讓學生上下學行走方便。他堅持每年義務獻血,至今已累計獻血 4400 毫升。
熟悉張福友的人都知道,他的小轎車上常備一把小鐵鍬,遇到路上坑窪不平,就會停下車平整修補,遇到路邊等車的陌生人,他也會無償捎帶一段路。有幾次路人不敢坐陌生人的車,他專門打了一張牌子“順路免費”放在車玻璃前,對心存疑慮的路人敞開心扉。
看著學校一些貧困學生為學費發愁,他和在美國留學的親戚劉吉成取得聯系,說出自己資助貧困學生的想法。他的打算,與從小一起在古浪貧困山區長大的劉吉成不謀而合。 2006 年,他們共同發起“一對一、獻愛心”貧困學生救助活動。張福友負責收集貧困學生的基本信息,落實補助資金的發放,反饋學生學習成績及在校表現﹔劉吉成負責聯系資助人救助學生。為了做好這項工作,張福友自費購置了電腦和打印機,接通了互聯網,無償為貧困生服務,還為自己起了一個網名“愛心”。為了收集學生家庭真實信息,他放棄節假日休息時間,隻身到山區走村入戶。在收集貧困生信息過程中,他經常傾囊相助貧困家庭。有一次在古浪縣譚家井村,他把身上所有的錢都掏給了一位貧苦老奶奶,返回時才發現沒有了回家的車費。六年來,張福友和劉吉成共募集救助資金 58.6 萬元,救助貧困生 221 名,其中 49 名貧困生在他們的幫助下圓了大學夢。曾經得到張福友救助的古浪縣民權鄉學子張宏德,在考入寧夏礦業大學后不忘救助之恩,自己也在大學裡搞起資助活動,積極參與志願服務和公益活動。
每當貧困學生家長流露出感激之情時,張福友總是說,該感謝的是海外出錢的愛心人士,自己只是穿針引線而已,如果真要感謝,就在將來力所能及的時候,繼續救助上學有困難的孩子,把愛心接力棒傳下去。
張福友榮獲甘肅省道德模范榮譽稱號。
來源:中國文明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