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朱佩芳
朱佩芳,女,漢族, 1934年 7月生,中共黨員,第三軍醫大學第 3附屬醫院野戰外科研究所第 4研究室研究員。
從軍 60余年來,朱佩芳堅持以紅色軍醫的大愛情懷和崇高無私的高尚品德回饋社會、回報人民,幫助和感染了無數人。
2001 年,朱佩芳到安徽講學時,了解到滁州山區一所小學條件落后、設施簡陋,孩子們為求學吃了很多苦。回重慶后不久,她就與丈夫聯系該小學,捐款 30萬元重建校舍。 2007年 5月,當聽到開縣義和鎮小學因校舍破舊,缺乏避雷裝置,多名學生遭雷擊身亡, 43名學生受傷后,她與丈夫捐款 50萬元用於重建校舍﹔校舍竣工后,再次向學校捐贈價值 2萬余元的電腦和數碼相機。 2012年,她將積攢的 50萬元悉數捐出,為巫山縣南峰小學修建科技圖書館,方便偏遠山區的孩子能讀到更多的課外書和科普讀物。在醫院組織的向貧困群眾、災區人民獻愛心活動中,她積極捐款,累計達 10余萬元。 2007年,她得知有一膠質瘤患者因家庭困難醫療費用沒有著落時,就主動找到患者捐出 2萬元,並反復叮囑腦外科主任採用最好的手術方案﹔患者手術后,她又每天到病房看望並將自己熬的雞湯送到患者手上。她的事跡時刻感動和激勵著周圍的同志,很多人受她的影響成為助人為樂的熱心人。
朱佩芳在對眾多群眾真情付出的同時,始終視培養科研后備人才為己任,熱心助推青年干部成長進步。她發表論文 70余篇,參編專著 27部,領導和參與完成的課題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 2項、省部級科技進步二等獎以上成果 21項。但她常對學生們說:“你們隻有超過老師,我們才算盡到了責任。” 1996年起,她和丈夫先后捐資 200余萬元設立了“院士青年科學研究基金”,專門用於扶持青年科研骨干。 10多年來,受資助的青年科技人才中,已有 40余人取得了高級專業技術職稱,有的成為學科帶頭人、“ 973”首席科學家,有的被聘為長江學者,有的被評為國家突出貢獻專家、軍隊杰出專業技術人才等。
朱佩芳榮立二等功 1次,榮獲第二屆全國道德模范提名獎、總后勤部“三八”紅旗手等榮譽稱號。
來源:中國文明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