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江蘇省連雲港市委組織部副部長陳軍 於凱攝影
中國共產黨新聞網北京6月30日電 今天上午,第二屆全國基層黨建創新典型案例交流座談會暨第三屆案例征集活動啟動儀式在北京人民日報社舉行,中共江蘇省連雲港市委組織部副部長陳軍同志在會上發言,全文如下:
尊敬的各位領導、各位專家、各位同仁,今天的匯報題目是“創新黨群工作站模式,破解非公企業黨建工作難題”。
江蘇連雲港市是國家首批沿海開放城市,目前全市非公企業4萬余家,從業人員超過55萬人,黨員人數有4.6萬人,非公企業產值佔地區生產總值的比重、固定資產投入、實現利稅等都佔全市的大半壁江山。在經濟社會發展中的影響力日益凸顯,鞏固黨在非公企業的執政基礎顯得尤為迫切。
針對單個非公企業黨組織統籌整合資源能力受到限制,開展黨的活動缺乏強有力的抓手的實際情況,連雲港市從2010年6月起,以產業集中去的園區管委會、工商局的私營個體協會、各類專業協會的合作社和產業鏈為依托,整合黨建工作資源,突出區域統籌理念,在不增設機構、不增加編制、不增添企業負擔的基礎上,按照“一站”,即黨群公共服務平台﹔“五中心”即黨組織活動中心、黨員教育培訓中心、黨員和職工管理服務,一種新、企業發展交流中心、企業人才舉薦中心這個模式,在全市39個國家級、省市級的園區、商業圈以及產業鏈中普遍建立了非公企業黨群工作站。從平台建設入手,以理念創新和方法創新推動非公企業黨建工作的創新,破解了非公企業黨建工作的瓶頸和難題,推動了全市非公企業黨的組織和黨的工作的有效覆蓋,也提升了黨在非公企業的影響力、控制力和引導力。
我們主要是通過“五個統籌”,來保証黨群工作站平台建設、正常運轉和作用有效發揮。
一是陣地統籌建設,解決有黨建活動場所問題。針對非公企業特別是中小企業缺乏黨建工作固定的活動場所,我們按照區域化大黨建思路,以園區、商業圈、產業鏈、協會為支點,構建黨建工作的綜合性服務平台,立足於服務,對服務平台統籌規劃建設,統籌管理使用,面向區域內所有非公企業和全體黨員職工,開放服務。推動區域內黨建資源由統一封閉向社會化、共享型轉變,實現黨建資源的集約化利用。目前,全市39個園區、商業圈、協會、產業鏈全部建立了超過400平方米高標准的黨群工作服務平台。
二是人員統籌配備,解決有人管事的問題。依托黨群工作站,探索體制內的人做體制外事的有效途徑,著力打造“三支隊伍”,拓寬黨務人才選任渠道。即,由園區黨(工)委黨務人員組成的專職黨務工作者隊伍,由縣區黨群部門、經濟綜合部門選派的黨建工作指導員組成的兼職黨務工作隊伍,面向社會專業聘用的非公企業黨群組織后備人才隊伍,目前全市39個黨群工作站共有專職人員150余人,兼職人員700余人,黨群組織后備人才900余人。由於黨務人才配備到位,各園區採取單獨組建、行業組建、區域共建等組建方式,全市非公企業黨的工作覆蓋率達到100%,黨組織組建率達到95.8%。
三是經費統籌落實,解決有錢辦事的問題。一方面堅持把非公企業黨組織活動經費列入企業財務計劃、據實在稅前列支,非公企業黨員所繳納的黨費全部全額返還。另一方面,拓寬經費的籌集渠道,採取地方財政撥一點、各類園區、開發區出一點、黨費劃一點“三個一點”的辦法,建立黨群工作站專項基金,有效保証黨群工作站的正常運轉。
四是工作統籌推進,解決有章理事的問題。將黨群工作站的日常工作納入園區黨工委整體工作規劃,明確責任主體,健全五項制度。建立由組織部門、園區黨工委、群團組織、經濟綜合部門組成的黨建工作聯席會議制度,二是建立由企業黨組織負責人參加的區域黨建工作會商制度,三是建立了企業出資人參加的黨建工作懇談制度,四是建立黨建工作指導員黨建工作分片包干制度,五是建立園區黨工委工作督查通報制度,六是從機制層面對黨群工作站的工作進行規范。
五是活動統籌開展,解決作用有效發揮問題。以黨群工作站為依托,集約化地開展區域內的黨建活動,深入實施三大計劃,把黨群工作站打造成黨群共建平台、服務企業發展平台、作用有效發揮平台。實施黨員藍領成才計劃,把非公企業藍領工人培養成技術骨干、把技術骨干培養成黨員、把黨員技術骨干按照法定程序培養送入企業決策管理層。實施崗位先鋒計劃,引導黨員爭做崗位技術能手,在推動企業發展中彰顯示范引領作用。實施牽手行動計劃,組織非公企業黨組織與企業所在的村、社區、國有企業黨組織開展結對共建,豐富非公企業黨組織的活動形式和活動內容。黨群工作站建立以來,依托公共服務平台,先后為非公企業招聘黨員職工2800余名,新發展黨員700余名,有600余名黨員技術藍領依靠法律程序進入企業經營決策管理層,真正讓企業黨員在老板面前“腰杆硬”,在職工面前底氣足,關鍵時候敢說話,讓黨組織在企業有聲音。
通過幾年的實踐,我們感到,加強非公企業黨建工作必須創新理念,以大黨建的思路,統籌整合資源,才能形成推動非公企業黨建工作的強大合力。必須創新方法,打破傳統的黨建工作思維、路徑和方法,才能不斷取得非公企業黨建工作的新成效。必須立足於服務,突出以人為本,把服務企業、服務黨員、服務職工作為黨建工作的落腳點,才能彰顯黨建工作的魅力,實現企業發展與黨建工作的同頻共振,黨組織在企業才有旺盛的生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