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個“團支部”,搞不清有多少“團員”,也沒有固定的“入團”程序,卻吸引了大批“網絡青年”。在江蘇省鎮江市,“e動青春聯盟網絡團支部”就是這樣一個既鬆散、又緊密的“鬆緊團支部”。
“真的說不清我們有多少團員!”江蘇大學網友、“團支部”專職副書記“郝浩”(網名)告訴記者。2012年7月,由鎮江團市委牽頭,“鎮江麗人網”“蘆葦之家”等20多個網絡自組織成立了名為“e動青春聯盟”的“網絡團支部”。核心成員有一兩千人,外圍成員則數倍於此。鎮江麗人網負責人“毛毛虫”說:“能來參加活動的,都算是我們的團員。”
“既然是網絡團支部,就要和傳統團支部有所不同。”“郝浩”說,“入團”無需手續,沒有嚴密的組織,更沒有公文……網友“天蠍0511”描述自己理解的“網絡團支部”:“我們在其中,我們在努力做事,我們知道自己想要什麼。”
如此“鬆散”的結構,凝聚力卻不小。這些網絡自組織,有的專注於公益事業,有的致力於組織青年人活動,有的關心城市發展建設……共同的特點是依靠網絡,依靠青年人關心的事物和話題,受青年人追捧。
“郝浩”說,傳播“正能量”,致力公益事業,就是e動青春聯盟的“團組織生活”。
鎮江市民們看到,在這個“鬆緊團支部”的“麾下”,“社會媽媽”網絡愛心群體吸納了近600個團體、家庭和個人,3000多名貧困學童由此得到了物質和精神的多重關愛﹔網絡組織“蘆葦之家”專注於腦癱關懷、禁毒等公益活動,每個周六,他們的志願者都上門為腦癱病人提供陪伴和護理,夏天還天天上門為他們洗澡,風雨無阻……
上個月,蘆山地震的消息傳來,e動青春聯盟各個自組織迅速組織了募捐、哀悼等一系列活動,大批青年人參與其中。鎮江麗人網網友“飛煙”告訴記者,她是從外地到鎮江來工作的,以前除了上班就是上班,生活很單調,但又苦於無法融入一個適合自己的集體,直到在網上遇到一群好姐妹,大家平時經常聚會,現在又經常一起參加“團支部”公益活動,“生活變得充實多了”。
在“郝浩”“毛毛虫”他們眼中,“團支部”的形式其實並不重要,扎扎實實地“做事”才更重要。“郝浩”說:“現在有很多青年人有了什麼事情就主動找我們,在微博上@我們,還有不少青年人想加入到我們的隊伍中來。”
共青團鎮江市委書記賈敬遠對記者說:“青年人需要這些。”(記者李燦、王恆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