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轉作風八項規定出台以來,各地掀起轉作風熱潮。茅台降價,高消費低迷,領導調研更加接地氣,這是不爭的事實。然而也出現了如礦泉水瓶裝茅台酒、農家院裡開桑拿、內部食堂搞接待等“軟抵抗”現象。這些低成本的違規導致“軟抵抗”成為一種官場陋習。
八項規定也好,各部委密集公開辦公經費也好,中央連出重拳,都是在釋放要在制度層面形成轉變作風長效機制的強烈信號和立信於民、取信於民的決心。如果個別單位、個別地方、個別領導僅僅把改作風落到開會發文上、口頭上、宣傳報道中,虛與委蛇,甚至陽奉陰違,必然會“撞槍口”。中紀委通報的6起違反中央八項規定精神的典型問題和廣東等一些地方政府通報、處理的一批違反規定的案例,無疑給那些軟抵抗者當頭一棒!再拿那些“政策沒傳達到”的借口,抱著“暫時避風頭”的心態來敷衍塞責,就真的過不了作風關。
干部的作風就是群眾眼中的“官風”,在一定程度上代表著黨風、政風、行風,決定民風。延安整風,整出了解放區一片新氣象,孕育了一個新中國﹔前蘇聯的“特權階層”和特權作風,毀掉了一個國家。八項規定不是百日維新,轉變作風不是一陣風。隻有逐步完善各項審批、監督制度,不斷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堵住法律漏洞和監管空白,讓權力運行“開箱入籠”,倒逼官員把“好政策”、“硬政策”落實好、執行好,“軟抵抗”才能變為真落實。(作者單位:北京市大興區委組織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