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黨建
(最美基層干部)

吳棟材的“剛”與“柔”

——記江蘇張家港市永聯村黨委書記吳棟材(下)
申  琳
2013年04月13日08:45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字號 】 打印 社區 手機點評 糾錯  E-mail推薦: 分享到QQ空間  分享


吳棟材(右二)在工作中。 新華社發(資料照片)

坐在對面的吳棟材,是一位飽經風霜老人的典型形象,面色平靜、不苟言笑,目光中含有一絲威嚴。

永聯村的人們,對這位77歲的老人敬愛有加,但也有人因為他的嚴格而有些怕他。工作生活中的吳棟材,展示出一位鋼鐵漢子的“剛”與“柔”。

做 事

說了算,定了干,在永聯干部眼裡,老吳書記工作雷厲風行,典型的軍人作風。

1995年並村,雖然一些老永聯人堅決反對,吳棟材仍然堅持新老村民待遇平等。“你們要不同意,我這個書記就不干了!”吳棟材把這話一撂,就是帶頭反對的人也不鬧了。他們舍不得將現有的利益分給新村民,更舍不得吳棟材這個端著“聚寶盆”的當家人。

吳棟材身邊的干部,感受更深的是老吳書記提供的寬鬆工作環境。

“什麼工作隻要自己考慮成熟,跟他一匯報,老吳書記就會放手支持你干,出了問題他會首先負責!”永鋼集團副總經理陳華斌介紹。

吳棟材自己也承認:“我坐在辦公室,一天下來沒有太多的事情,主要是在重要合同、財務票據上簽簽字。”吳棟材的主要精力,是在永聯村的黨委會、永鋼集團的董事會上,他給每個干部充分的施展空間。

永聯小鎮的入口處,有一座漂亮的兩層建筑,那是吳棟材力主建設的“永聯議事廳”,裡面的格局類似於圓桌會議。“永聯的大事,要充分聽取村民們的意見。”吳棟材說,村民自治的關鍵,就是發揚民主集中制。

待 人

在永聯村,人情面子的事情很多,吳棟材卻堅持原則:不合理的事情堅決不能辦。

村裡創業之初,一個老干部找到吳棟材,要安排子女過來工作。吳棟材堅持不開這口子,老干部一急,推搡起他來,吳棟材一下扑倒在一片打碎的玻璃碴上,血頓時流了出來。這件事,吳棟材硬是頂著沒給辦。幾年后老干部臥病在床,吳棟材聽說后,安排人帶著東西登門看望。

對不講道理的,即使本鄉本土的他也不留情面﹔而對需要幫助的,即使一個普通外地打工妹他也關懷備至。一個哈爾濱女工被查出患上白血病,雖然剛到永聯幾個月,吳棟材仍主張在永聯積極救治,並親自發起捐款活動,還抽調兩名服務員專門去醫院護理。

水波蕩漾的永錦河畔,有一條干淨整潔的“愛心互助街”。這條街上,有為雙職工家庭解決后顧之憂的“紅領巾驛站”,每天下午4時,村裡的志願者就會將小學生從學校接到這裡,輔導功課、開展活動﹔有為孤寡老人、獨居老人開設的“互助餐廳”,每天給這些老人送上一頓可口的飯菜﹔有為困難家庭開設的“愛心超市”,各界捐贈在這裡匯聚……“這個‘愛心互助街’,是在老吳書記倡導下開辦的,他是村裡第一個志願者。”永聯集團文化處負責人介紹。

家 風

因為本鄉本土,吳棟材的一些親屬也在永聯的企業工作。對自己親戚,他要求更嚴格。一個親戚,干的本來是極普通的保潔工作,由於自己把廢品拿去賣錢,被吳棟材辭退了。還有一個親戚,在中層干部位置上干得勤勤懇懇,眼看快退休了,卻因為一場安全事故,被吳棟材免為一般職工。

吳棟材持有永鋼集團超過11%的股份。他說,自己的錢要用在永聯事業發展上,兒孫們還要靠自己辛勤工作掙錢,“我不希望孩子成為不勞而獲的人。”

吳棟材的3個子女,全部在永聯村工作。外人有點懷疑他是在給家庭謀利益,知根知底的永聯人卻由衷贊嘆:“為了咱永聯,老吳書記是獻了青春獻子孫。”

老大吳耀芳,在永聯軋鋼廠創辦之初,從鎮供銷社副主任被派回村裡做推銷員﹔大學畢業的女兒吳惠英,也從張家港衛生局的一名公務員,被父親挖回村裡做管理人員。

二兒子吳惠芳,是吳棟材費盡心機為永聯挖回的高級管理人才。“村裡這些年小城鎮建設,老兒子做了大貢獻,他是做出了犧牲的。”談起吳惠芳,吳棟材言語中不無愧疚。

吳惠芳1979年讀軍校,1984年上老山,1998年是帶兵九江抗洪的團政委,40出頭已是副師職干部。正值村裡新農村建設缺乏優秀管理人才,父親數次到杭州來做工作,言辭懇切:“村裡發展遇到困難了,急需你這樣的管理人才。”吳惠芳最后選擇轉業,以自主擇業的方式回到永聯,從一個上校軍官轉變為村黨委副書記,被村裡人親切稱作“小吳書記”。

(責編:王新玲、秦華)


相關專題
· 致敬基層好干部
· 踐行“三嚴三實”要求的好干部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焦點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