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黨建

為了藏區發展和民族團結,他奮斗到生命最后一刻

——菊美多吉同志先進事跡報告會側記
2013年04月11日08:53   來源:中國青年報
【字號 】 打印 社區 手機點評 糾錯  E-mail推薦: 分享到QQ空間  分享


  4月10日上午,人民大會堂小禮堂裡座無虛席,中共中央宣傳部、中共四川省委在這裡聯合舉辦“菊美多吉同志先進事跡報告會”。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道孚縣縣長洛絨土登、菊美多吉的妻子昂旺巴姆等5位報告團成員先后講述了菊美多吉同志的先進事跡,深深打動了現場的聽眾。

  在青藏高原東南緣的甘孜藏族自治州道孚縣瓦日鄉,曾經有一位年輕的鄉長,他的名字叫菊美多吉,藏語的意思是“堅貞永恆的不變金剛”。人如其名,他扎根基層11年,先后在道孚縣最偏遠的扎托鄉、龍燈鄉、瓦日鄉工作,完成了一個又一個艱苦的工作任務。為了藏區的發展和民族的團結,他一直奮斗到生命的最后一刻,年僅33歲。

  2008年12月,菊美多吉到龍燈鄉任鄉黨委副書記,那裡平均海拔近4000米,工作和生活條件十分艱苦。

  洛絨土登說:“菊美多吉走上基層領導崗位后,把全部精力都放在了工作上。”菊美來到龍燈鄉的第一項工作就是實施“牧民定居行動計劃暨帳篷新生活行動”。由於受傳統習俗的影響,很多牧民不願定居。“為了把這項惠及千家萬戶的好事辦好,菊美多吉主動要求去說服牧民。他領著鄉干部騎馬、步行、翻山過河,餓了啃點干饃,渴了喝口山泉,”洛絨土登回憶,“有時候找一戶人家騎馬要走3天,他為了做通這家人的思想工作,一共跑了7趟。”如今,這個村子已經成為四川省牧民定居示范點,在村子的牆壁上鐫刻著菊美多吉和鄉親們共同的心聲:一步跨千年,從帳篷到別墅,從夢想到現實。

  2010年,組織上考慮到常年患有高血壓的菊美不宜在高海拔地區工作,把他調到了離家較近、海拔低一些的瓦日鄉。瓦日鄉魯村的黨支部書記俄孜降澤在報告會上說,他曾經在菊美多吉調研時請他幫助解決村裡的老大難問題——修通村公路。菊美多吉當場就答應第二天到村裡看看公路。菊美多吉說:“我是為大家服務的,不是來當官的。我會盡最大努力,為鄉親們辦實事、多解決實際問題。”

  為了幫助瓦日鄉魯村的村民修建通村公路,菊美多吉騎著摩托車到魯村實地考察。看完后,他堅定地說:“這條路非修不可,項目我來爭取!”接下來的幾個月,菊美多吉幾經周折,努力爭取項目、聯系物資,找施工隊,終於把項目和資金搞定了。“但是更難的問題擺在了他面前,”俄孜降澤說,“路面加寬需要佔用相鄰的列瓦村幾戶村民房前屋后的土地。這些涉及到其他村子群眾切身利益的事情是比較難辦的。”然而,菊美多吉鄉長毫不猶豫地對村民承諾:“哪怕一家一家地走、一遍一遍地磨,也要把工作做通。我們鄉干部給老百姓辦事,求情、作揖不丟人。”

  俄孜降澤說,菊美多吉來到鄰村村民洛絨益西的家中協商佔用他家土地的問題,他拉著洛絨益西的手一邊動情地勸說,一邊真誠地用雙手豎起了大拇指!在藏族人眼中,一個人向別人雙手豎起大拇指,就好比漢族人向別人下跪一樣!

  菊美的先進事跡讓許多人為之感動,瓦日鄉干部擁生卓瑪說,她要終生以菊美多吉為榜樣,忠誠於黨的事業,腳踏實地地為父老鄉親干好每一件事。

  菊美雖然離開了我們,但是他卻永遠活在道孚縣人民的心中。菊美多吉的妻子給女兒取名為“升措”,是大海的意思,寄托著全家人和道孚人民對菊美多吉如海一樣深的思念。(桂杰)

(責編:楊麗娜、程宏毅)


相關專題
· 追記菊美多吉:一位藏區基層干部的11年為民路
· 特寫·側記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焦點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