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黨建

湖南益陽打造民本紀檢 為暢通民意開渠搭橋

江琳 文小鳳

2013年04月02日07:57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老劉,加油!有困難我們一起幫你”﹔“以后你家有事,跟我說聲,洒水車我幫你開了”……在由湖南益陽市監察局、市糾風辦、市優化經濟發展環境辦公室與市人民廣播電台聯辦的民生類新聞節目“市民熱線”直播現場,洒水車司機劉師傅聽著電話裡工友們的鼓勵泣不成聲,很快,他就享受到了國家各項惠民和救助政策。事實上,僅去年“市民熱線”就收到市民來電5000多條,辦結和回復率達99%以上。“市民熱線”的火爆,恰是益陽為暢通民意開渠搭橋的一個縮影。

  干部是否清廉,群眾最有評判權。為幫助群眾解決實際困難,同時讓群眾真正享有發言權、監督權,益陽市近年來逐漸搭建起黨務公開、政務平台等多條暢通民意的便捷渠道。

  不是“公開什麼,黨員群眾就看什麼”,而是“黨員群眾關注什麼,就公開什麼”,益陽推行黨務公開講求因地制宜,層層建立健全黨務公開工作監督檢查、考核評價、激勵懲處等配套制度。在積極運用文件、會議、簡報、公示欄、電視、報紙等傳統公開方式的同時,市裡還採取新聞發布會、黨務公開欄、電子顯示屏等形式,開展“在線交流”、“網絡問政”等活動,促進與黨員群眾的良性互動。

  在政務平台構筑上,益陽充分利用官方微博、網上“書記信箱”、“市長熱線”、人民網地方領導留言欄目、益陽電視台“第一訪談”欄目,主動傾聽群眾呼聲、了解民意。通過整合各級政府部門的信息網絡資源,益陽建立起多種功能的電子政務和電子監察網絡平台,並制定了一整套制度規范,實現了政務服務工作的全過程公開和監控。通過密碼舉報制度、12388等平台進一步暢通群眾反映問題、參與監督的渠道,與益陽人民廣播電台聯辦“市民熱線”,隨時隨地接受群眾的咨詢和投訴。

  暢通民意,離不開民意調查。為掌握真實的民意走向,益陽市紀委特別建立了一套黨風廉政建設民意調查制度,對各區縣(市)、市直各單位直至各鄉鎮(街道)開展民意調查,及時掌握和了解社會各界特別是基層群眾對反腐倡廉工作的評價及建議,不斷改進工作。尤其是市紀委創造性地建立了“益陽市黨風廉政輿情在線”,將市、縣兩級1000多個部門單位,包括市委書記、市長等在內的2萬多名領導干部的相關信息“晒”在網上,公開接受群眾的意見、建議、評價和舉報。

  民意的暢通,激發了群眾參與糾正行業不正之風的熱情。如今在益陽城裡,活躍著這樣一支隊伍:他們年齡不等,身份各異,活躍於城鄉之間,隱身於百姓之中,義務向紀檢監察機關提供不正之風的信息和線索。這是一支由農民、居民、工商業者、醫生、律師、記者和退休公職人員等各界人士組成的糾風志願者隊伍,他們收集、記錄日常生活中存在不正之風的人和事,為紀檢監察機關查處糾正不正之風案件提供信息和線索。據不完全統計,自糾風志願者行動開展至今,他們共為市各級紀檢監察機關和糾風部門提供各類信息、線索達200多條。對這些信息和線索,市糾風辦均在第一時間進行了調查核實,至此,全市舉報部門和行業不正之風問題的信訪件比同期下降了30%左右。

  “多渠道地暢通民意,使紀檢監察工作更加貼近民生,有助於反腐倡廉建設與經濟社會發展形成良性互動。”益陽市委常委、市紀委書記黃進良說。

(責編:喬業瓊、楊媚)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微平台”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微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