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日上午,和煦的春風中,62歲的蔣聖和與其他4位村民正在村道邊栽種女貞樹苗,剛剛翻新抬高的黑黝黝的泥土,散發著清新的春天的味道。
“今年這樹苗,肯定能活。”蔣聖和是江蘇泰州姜堰區塔岳村二組村民,為村裡種了好幾年樹,但以前年年種卻年年白種。“這裡是裡下河地區,地勢低。一下雨,樹苗就淹死了,讓人心疼。”蔣聖和說。
去年10月,泰州市選派團市委青年部部長劉榮柏擔任塔岳村黨組織書記,他決定花錢重新挖渠並抬高路邊地勢。“過去村裡沒錢,村組干部收入低,工作積極性不高。我剛到村裡時,村集體的賬上隻有0.4元,還欠著10萬元外債。”劉榮柏說。
如何凝聚民心、調動村組干部的積極性,成了劉榮柏上任之初的頭等大事。首先是到區各個部門“化緣”,把村裡的困難如實反映,爭取他們的支持。去年3個月共籌集資金25萬元。
“村組大會上,劉支書說他是來干活的,不是混日子的。等3年期滿,要為村裡留下‘會下蛋的雞’。他還把3年修橋鋪路引項目的規劃告訴大家,我們聽了都熱血沸騰。”塔岳村主任薛德勝說,“現在連接5組和6組的橋梁、6組和8組的入戶道路馬上就要修建,新村部已經選好地址”
50歲的薛德勝是資深的村干部,他如此激動是有緣故的。去年區裡因為“秸稈禁燒及綜合利用先進、村鎮建設管理先進、武裝工作先進”表彰了塔岳村。這張獎狀,由薛德勝上台領取。“我們村已經好多年沒上台領獎了,那種榮譽感,久違了。”薛德勝說。因為獲得表彰,塔岳村綜合排名從全鎮倒數上升到第六名,獲得綜合二等獎。村組干部工資的基礎和考核系數都得到提升,收入因此翻番,工作積極性也調動起來了。
“這兩天,我們要種2500棵樹,有女貞、紫薇,還有垂楊柳,每棵樹的勞務費1元錢。”蔣聖和抹了一把額頭的汗水說:“村支書有能力有魄力,我們就有盼頭。”
劉榮柏是泰州市選派到經濟薄弱村或矛盾多發村任黨組織書記的第三批機關干部。近幾年來,泰州市已經陸續選派了300多位機關干部,激發了300多個村的活力,不僅致富一方,也調動了村組干部的積極性,獲得村民的贊譽。(新華網南京3月22日電 記者朱旭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