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前夕,帶著對鄉野風光和質朴鄉音的期盼,我又踏上了去往泰州市姜堰區婁庄鎮先進村的路。
2012年3月下旬,我參加了江蘇省委組織的“三解三促”(了解社情民意、破解發展難題、化解社會矛盾,促進干群關系融洽、促進基層發展穩定、促進機關作風轉變)活動。在先進村駐村的一周時間裡,我們吃住在村民家,走家串戶、到田間地頭,與村民傾心交談,為村裡解決發展難題。時間雖短,但卻感觸良多。
如今,村裡有些什麼變化?房東一家好嗎?走訪慰問過的困難戶生活怎麼樣……
從姜堰城區驅車出發時還是濃霧蒙蒙的,到達先進村時,已是艷陽高照。一下車,村黨支部書記崔廣明就拉著我到村裡“走一走”:那條凹凸不平的鄉間小路,如今變成了平坦筆直的水泥大道﹔當時村裡那條飄著垃圾袋和雜草葉、圍著破漁網的小河,現在整治一新,清澈見底……短短一年時間,變化這麼大!
老崔告訴我,2012年先進村全面完成年度目標任務,並投入140多萬元用於道路和環境整治,獲評“泰州市新農村建設示范村”,目前正在第三次申報“泰州市十強村”。這樣的變化與省裡開展的“三解三促”活動分不開啊。
“到姓張的困難戶家去看看吧。”我向老崔提議。
去年駐點時,我曾和村干部一起到她家慰問過。這是一個三代同堂的5口之家,也是因病致貧的家庭。8年前,張家上高一的女兒得了精神疾病。為了給孩子治病,花光了所有積蓄,最后實在拿不出錢來了,隻得中斷治療。后來,張家又生了個小女兒,生活更為艱難。當時,我曾許諾:我們一起解決困難!
“三解三促”結束后,我多次為張家和相關單位聯系,去年村裡安排其大女兒到市裡住院接受治療,現在在家進行藥物鞏固治療,病情好轉不少。
這次來張家,我得知其小女兒已上幼兒園,費用全免,村裡還專門為他們申請了兩個低保指標,甚感欣慰。我還把愛人和女兒的羽絨服一並帶來了,並獻上一個愛心“紅包”,鼓勵他們渡過難關,好好生活。
離開張家,我來到去年駐村時候的房東家。
“回來啦!”一進入那熟悉的小院,房東一家就熱情地迎了上來。握著房東夫婦溫暖的手,喝著房東大娘熱氣騰騰的茶,他們的真誠、朴實再次將我包圍。
“你們去年駐村時,給我們村裡辦了那麼多實事,啥時候再來啊?”從房東大娘期盼的眼神中,我感受到了從未有過的溫暖。
坐在返回的車上,我的腦海裡一直回放著一些畫面:房東大娘淳朴的笑容、張家夫婦感激的淚花……
如果沒有“三解三促”活動,我們就沒有機會這樣接地氣,無法真正了解基層群眾的所盼所需﹔如果“三解三促”活動沒有開展得如此深入扎實,群眾就不可能和我們建立起如此深厚的感情。通過參加這次“三解三促”活動,我理解到,無論是下鄉駐村,還是平時的工作,心裡都要裝著群眾,時刻想著為群眾辦事,這是改進作風的重要前提。
改進作風貴在落實,不能雷聲大、雨點小,不能虛晃一槍、走過場做樣子,而群眾的笑容和掌聲正是黨員領導干部作風轉變的最好見証。隻有真正做到心裡裝著群眾,群眾才會信你、盼你﹔隻有心裡裝著群眾,才會感到來自群眾的溫暖。
(作者單位:江蘇省紀委宣教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