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十八大指出,要加強重大公共文化工程和文化項目建設,完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提高服務效能。這對加快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提出了更加明確具體的要求。長治是山西唯一全國首批創建國家級公共文化服務示范區,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八大精神,就要堅持把創建國家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范區作為豐富人民文化生活的重要途徑,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權益的有效載體,提高全民素質的有力抓手,舉全市之力,集全民之智,全面深入推進各項創建工作,努力開創我市文化活力競相迸發、文化生活豐富多彩、文化權益保障有力的嶄新局面。
一、創建國家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范區是一項責任工程,必須強化領導,狠抓落實
創建國家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范區是中央立足於保障群眾文化權益、豐富群眾文化生活而作出的重大決策部署。2011年6月,長治市被確定為全國首批28個創建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范區之一,成為山西唯一的創建示范市。我們要牢固樹立政治意識、宗旨意識,以對黨和人民高度負責的態度,把創建工作作為一項執政為民的責任工程,進一步強化領導,量化責任,嚴格督查,以勢在必得的決心,勢在必勝的干勁,全力以赴推動國家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范區創建工作。
一要把強化組織領導作為第一保障。2011年6月,我市被確定為全省唯一的創建示范市之后,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立即成立了以市長為組長,分管領導為副組長,財政、人社、發改、住建、國土、規劃等部門為成員的創建領導組,出台了《長治市創建國家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范區建設規劃》、《關於建立完善公共文化投入保障機制的實施意見》,相繼召開了動員會、匯報會、座談會、推進會、現場會。各縣市區按照創建要求,成立領導機構,出台辦法措施,扎實推動創建工作深入開展。各級領導組進一步強化領導責任,堅持統籌兼顧,加強組織協調,隨時掌握創建工作進展,深入研究重大文化問題,對照創建標准,查找存在不足,按照“強項抓提高、弱項抓達標”的思路,一項一項搞好對接,一件一件抓好落實,進一步完善政府統一領導、相關部門分工負責、社會團體積極參與的組織領導機制,迅速在全市掀起群策群力、共建共享的熱潮。
二要把強化各級責任作為第一抓手。國家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范區中部創建標准,包括網絡設施、服務供給、組織支撐、資金人才技術保障、服務評估、制度設計等6個方面共30個大項、119個小項。這些創建標准既是必須達到的基本目標,也是進行驗收評審的主要依據。市政府已經和各級各部門簽訂了《創建國家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范區責任書》,明確了各自的創建目標、工作任務和標准要求。各級各部門要進一步細化工作方案,完善工作措施,落實責任人、倒排時間表、明確流程圖,切實把任務落實到單位、把工作量化到階段、把責任分解到人頭,確保事事有人管、件件有人抓,真正形成一級抓一級、層層抓落實的創建格局。
三要把強化工作督查作為第一關鍵。創建國家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范區既涉及項目規劃,又涉及項目報批﹔既涉及工程實施,又涉及工程管理﹔既涉及制度完善,又涉及制度創新,可以說是工作千頭萬緒、任務十分繁重。為此,市委、市政府專門組織紀檢、文化、住建、規劃等部門組成督查小組,定期檢查,定期通報,有力推動創建工作深入開展。下一步要加大督查力度,堅持一周一督查、一旬一匯報、一月一通報,對照創建標准,逐條逐項、從嚴從細全面督查,對完成任務的查質量、正在實施的查進度、沒有到位的查原因、影響落實的查責任,確保創建工作健康有序推進。
二、創建國家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范區是一項社會工程,必須密切配合,形成合力
創建國家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范區涵蓋了公共文化建設的各個方面,既有公共文化設施網絡建設的內容,也有公共文化服務供給的標准﹔既有對實施重大文化工程項目及其成效的考核,也有對資金技術人才等保障措施的測評﹔既有對公共文化組織支撐體系的要求,也有對文化理論研究和制度設計方面的探索,是對一個地區公共文化服務水平的全方位、綜合性檢驗,需要社會各級各部門共同參與,大力支持,密切配合,形成合力。
一是政府引導主體抓。提供公共文化服務是各級政府義不容辭的職責,也是衡量政府管理能力和服務水平的重要標尺。要在統籌規劃上發揮主導作用,科學規劃一批重大文化基礎設施,合理布點一批公共文化活動場所,重點確定一批文化研究課題,籌劃組建一批文化工作團隊,夯實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的基礎。要在政策推動上發揮主導作用,完善公共文化服務政策法規體系、績效評估體系,將公共文化服務納入經濟社會發展整體考核體系,推動公共文化服務指標化、項目化、規范化、制度化。要在資金扶持上發揮主導作用,設立創建工作專項經費、農村文化建設資金、文藝作品扶持獎勵資金、社區文化建設資金,通過貼息貸款、項目補貼、定向資助、成果獎勵等辦法,引導各類文化資源合理配置,推進城鄉文化均衡發展,實現公共文化服務的普惠效應。
二是部門協作合力抓。文化部門作為創建工作的主力軍,要研究新時期群眾文化需求的新特點,探索推進公共文化服務的新規律,創新服務載體,拓展服務領域,豐富服務內容,培育服務品牌,積極搭建群眾樂於參與、便於參與的活動平台,推動全市上下形成高雅文化與通俗文化良性互動、傳統文化與現代文化優勢互補、熒屏文化與舞台文化交相輝映、定點服務與流動服務相互結合的生動局面。各級財政、人社、編辦、發改、住建、規劃、國土等責任部門要深入項目工地、工程一線現場辦公,積極為工程建設排憂解難,為項目實施出謀劃策,為活動開展加油鼓勁,努力為創建工作創造條件,開通綠色通道,提供高效服務,解決實際問題。全市各級各部門都要迅速行動起來,積極參與創建工作,組織各種各樣的文化活動,大力推進先進文化建設,努力在全市形成強素質、知榮辱、揚正氣、促和諧的濃厚氛圍。
三是社會參與共同抓。社會力量是創建國家公共文化服務示范區的重要力量。要發揮企業引領作用,通過減免稅費、企業冠名、資金扶持、榮譽表彰、業務培訓等優惠政策,鼓勵企業投資文化設施、參與文化服務、開發文化產品,完善公共文化服務產業支撐和產品供給體系。要發揮群眾主力作用,引導群眾自編自演、自娛自樂,鼓勵群眾自籌資金、興辦實體,大力繁榮校園文化、企業文化、大院文化等群眾性文化活動。要發揮各類文化團體、專業協會的骨干作用,加強聯絡協調,廣泛開展文化志願服務活動,探索廣告招商、服務招標、文企聯合等新途徑新辦法,推動公共文化服務專業化發展,實現社會效益與經濟效益雙贏。要大膽先行先試,創新體制機制,積極借鑒先進地區的成功做法,總結創建工作中的新鮮經驗,推動我市創建工作走在全國前列。
三、創建國家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范區是一項民心工程,必須夯實基礎,全面達標
創建國家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范區,是豐富群眾文化生活、提高群眾文化素質、提升社會文明程度的重要文化工程和重大民心工程。要牢牢把握以人為本、創建為民、造福群眾的創建原則,科學規劃,分類實施,切實抓好重大文化工程。
一是大力實施基礎設施建設工程。文化基礎設施建設是加強和改善文化民生的基礎性工程,也是創建工作的重中之重。各地都要緊密結合各自的人文歷史、風土人情、地方特色、區域定位,在風格設計、總體布局、功能配套、資源共享上進行統籌規劃,高點布局,精心打造,興建一批重大文化工程,使各項工程與城市建設相協調、與現代科技相銜接、與旅游開發相融合、與新農村建設相配套。根據創建標准,結合我市實際,要扎實推進市區“七館一中心”建設,加快推進縣區圖書館、文化館標准化建設,切實抓好鄉鎮綜合文化站和農村文化室建設,努力形成功能合理、配置齊全、方便群眾、特色鮮明的文化設施網絡。
二是大力實施文化惠民工程。著眼於滿足群眾基本文化權益,深入實施廣播電視村村通、農村電影放映、文化信息資源共享、農家書屋、文化低保、周末大劇院等文化惠民工程,使之成為豐富人民精神生活的育人工程,成為推動城鄉協調發展的致富工程。堅持建管並重,配齊工作人員,保障必要經費,積極推進圖書館、文化館、博物館、體育館、紀念館、文體活動中心等各類公益性文化設施免費開放工作,真正讓文化發展成果普及城鄉,惠及全民。
三是大力實施數字文化服務工程。適應信息化發展新形勢,大力推進數字圖書館建設,加快構建市縣鄉村四級公共電子閱覽室體系,探索建立“電子農家書屋”、智能流動圖書館等新型基層文化服務網點,實現國家數字圖書館的資源與服務全覆蓋。同時積極開展一証通用、通借通還服務,推動資源合理配置、信息有效共享。要加強公益性文化服務單位網站建設,積極推動建設網上博物館、網上文化館、網上紀念館,融信息交流、互動體驗、電子商務於一體,努力建設成為提供便民服務的重要窗口、展示上黨地方文化的重要平台。
四是大力實施人才培養工程。要堅持專業與業余互動、引進與培育共舉、管理與創新並重,配齊配強基層文化管理人員,加強基層文化骨干培訓,著力壯大基層文化人才隊伍﹔大力實施“四個一批”人才培養工程,推出一批優秀文化領軍人物、地方文化代表人物、文化產業經紀人、文化遺產傳承人﹔大力引進一批具有國際眼光、熟悉市場運作的文化經營管理人才和高端創意人才,努力造就德才兼備、銳意創新、結構合理、規模宏大的文化人才隊伍。與此同時,進一步深化目標管理和績效考核制度,優化人才考評機制,搭建創業平台,打造“人才高地”,形成以業聚才、以才興業、人才輩出的良好環境。
四、創建國家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范區是一項幸福工程,必須豐富載體,打造品牌
文化既是凝聚人心的精神紐帶,也是民生幸福的重要內容。如果沒有精神文化上的充實和豐盈,就不能說有真正幸福的生活和美好的人生。在戰爭年代,生活安定就是幸福﹔在物質匱乏時期,生活溫飽就是幸福﹔在今天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新時代,幸福不僅體現在過上殷實富足的物質生活,還體現在享有健康豐富的文化生活。創建國家公共文化服務示范區,就要大力開展內容豐富、形式多樣、各具特色的文化活動,不斷滿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努力提升群眾幸福指數。
一要廣泛開展公益文化活動。廣泛搭建公益性文化活動平台,加大對群眾文藝團體的扶持力度,深入開展全民閱讀、全民健身、文藝匯演等群眾性文化活動,精心組織戲曲、秧歌、曲藝、運動會等各類賽事活動,積極開展面向基層群眾的公益性培訓講座、展覽展演、文化沙龍等傳播交流活動,不斷滿足廣大群眾多樣化、多層次、多方面的文化需求。
二要積極開展節慶文化活動。充分發揮當地獨特的文化資源優勢,創新思路,精心策劃,繼續組織開展武鄉八路軍文化旅游節、沁縣端午民俗文化節、太行山大峽谷國際攀岩節、太行水鄉記者漂流節、沁源靈空山避暑節、塔嶺山桃花節等節慶活動,進一步豐富活動內涵,提高活動品位,擴大群眾參與度,打造獨具特色、雅俗共賞的節慶文化活動品牌,形成“一縣一品”工作格局,彰顯上黨文化的獨特魅力。
三要扎實開展文化創作活動。建立完善文化產品評價和激勵機制,引導廣大文藝工作者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創作導向,圍繞長治的光輝歷史和燦爛文化選取素材,圍繞全市干部群眾火熱實踐和偉大創造確定主題,創作一批時代氣息濃郁、地方特色鮮明、群眾喜聞樂見的優秀文化作品。大力實施精品戰略,精心組織精神文明建設“五個一工程”、重大題材創作工程、重點文藝作品扶持工程,把電影《申紀蘭》、《選舉》,上黨梆子《魂斷西湖》、《鮑瑄》,上黨落子《申紀蘭》等文藝作品,打造成為具有一流水准、富有長治特色、代表全市乃至全省水平的精品力作。
四要深入開展文化援助活動。要加大城鄉統籌力度,合理配置城鄉文化資源,把公共文化服務的重點放到基層和農村,繼續組織開展“三下鄉”、星火科技、農民技能大培訓等活動,大力開展面向農村的信息咨詢、巡演巡展、法律援助等服務,實現重心下移、資源下移、服務下移。積極開展面對農民工、老年人、殘疾人等文化服務,組織好“文體活動進工地”、“情暖夕陽紅”、“關愛殘疾人”等各類文化活動,切實滿足不同群體的精神文化需求,促進公共文化服務均等化。
五要大力開展文化傳承活動。深入挖掘傳統節日的文化內涵,結合長治深厚的文化底蘊,精心組織“我們的節日”系列活動,不斷增強民族文化認同感。加強重大文化和自然遺產地、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保護建設,做好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申報工作,開展文物普查、成果展覽等活動,增強全民保護意識。加大對民間藝人、民間絕活的保護力度,創新民俗文化傳承方式,推動剪紙、堆錦、五谷畫、八音會等民間藝術通過音像、網絡傳播,不斷擴大上黨文化的傳播力和影響力。
(作者系中共長治市委常委、宣傳部長)
(山西《前進》雜志授權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發布,請勿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