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下3攝氏度的寒冬中,上馬村運輸有限公司正式揭牌,村委會門口點燃的幾堆蜂窩煤旁聚滿了村民,大家希望,2013年1月5日這個老黃歷上的好日子,能給不確定的未來帶點好運氣。
再過些日子,這個距離貴州省畢節市黔西縣縣城僅僅1公裡的村子就要全部拆遷,村子未來的面貌,就是縣城新城區的樣子,世世代代務農的上馬村村民變成了城鎮居民,隨之而來的是一大筆補償款和失去耕種的土地。
“從‘拆遷戶’變成‘拆遷富’,未來全村人干什麼?”上馬村村主任李軍說,“說白了就是要讓手裡的錢去生錢,而不是坐吃山空。”
同樣的思考落在了貴州省委組織部派駐上馬村幫扶干部李鴻的腦海裡,在貴州省高速公路開發總公司工作的李鴻,見多了一些“拆遷富”的農村青年把自己的農用車換成寶馬車,再用寶馬車拉豬仔的樣子。
必須找到一條新的發展路子,是上馬村全村人最企盼的事。
一個騎自行車的人突然有了架飛機
“我家有4畝地,200多平方米的房子,補償款加起來有40來萬元。”村民宋道舉高興地說道。
宋道舉是老實本分的農民,在這片高海拔的烏蒙山區裡,40萬元對任何一個農村家庭來說都是一個天文數字。在過去,“石漠化、風沙大,烈日懸空雨難下。七分種三分收,苞谷洋芋度春秋。”這是當地老百姓對生活的自嘲。
和宋道舉一樣,上馬村絕大多數家庭都因為拆遷得到了一筆不匪的補償款,面對這筆錢,大家都顯得有些手足無措,未來怎麼辦?
李鴻找來同時派駐黔西幫扶的工作組組長蕭靜商量。“一個騎慣單車的人,你突然給他一架飛機,他肯定不知道該怎麼辦了。” 蕭靜說。
一個民間流傳的段子也常常被大家提起,“拆遷后三部曲:買車買房換老婆。”這個茶余飯后的笑料在蕭靜看來,戳破了一個最現實的問題:拆遷戶不懂怎麼理財投資,隨意消費掉一大筆補償款后,由“一夜暴富”到“一夜返貧”。
“這樣的返貧更可怕,因為農民土地沒了,不可能再過自給自足的生活。”李鴻說,一些花光了錢返貧的拆遷戶就此開始上訪,這樣的案例不應該再重演。
討論在上馬村熱火朝天地展開了,團黔西縣委書記邵興鑫也加入了這場討論。十來個人的“頭腦風暴”認為,拆遷后的村子肯定會進駐大量的建設項目,離村子不遠的地方正在建設縣裡的工業園區,這些縣裡的“大手筆”一定都會需要運輸建筑材料。
組建一個汽車運輸公司?
這個大大的問號劃在每一個人的腦海裡,如果這個設想成立,可以預見未來立即要解決的問題是籌集啟動資金、辦理審批手續、尋找運輸訂單。
散兵突擊不如抱團發展
2012年2月,在上馬村村委會的辦公室裡,一場村民大會拉開了討論的序幕。上馬村18個黨員代表、7個村民組每組3名村民代表以及村干部,一起討論上馬成立個汽車運輸公司的想法。
討論中,村民的心態大都是觀望,誰也不願意多說話,誰也不願意一下子表示贊成,李軍感到,要把問號變成共識,十分艱難。
村委會副主任曾祥覬原本准備好對未來美好前景的描述,被台下突然傳來的一陣疑問打斷,“我加入到這個公司裡,是不是就能保証我每天有錢賺?有多少好處?”
當時,沒人敢打這個包票,雖然當時村裡已經有人買了中型貨車,零零星星地幫工地拉土石方賺錢,但曾祥覬沒辦法給出具體量化的數字。
蕭靜、邵興鑫和村民們暢聊了幾次發現,零星地私下承接工地上的土石方運輸可以賺錢,但是村民需要投入的成本較高,施工方結賬的周期一長,村民自己就墊不起那麼多油費,光明正大地成立公司,大家抱團發展,可以集中承接大規模的土石方運輸,資金回籠速度也會加快。
蕭靜和邵興鑫可以明顯地感覺到,面對未來的發展機遇,村民的心都蠢蠢欲動,但就是沒人願意率先闖一闖公司運作的路子。他們覺得,急需做的事情就是給村民們“提提神”。
團黔西縣委商量,如果運輸公司成立,就立馬建立團支部,納入青年創業基地進行幫扶,最直接的“好處”是提供創業培訓、技術支持和創業資金幫扶。
蕭靜的努力是,讓村裡思想比較先進的村民先加入創業,一旦達到成立公司的條件,立即通過省交通廳支持辦理行政審批手續。“散兵突擊都能賺錢,抱團發展一定能行。”蕭靜說。
各方努力下,李軍、曾祥覬和另外三名村民成了第一批“吃螃蟹”的人,他們各出資5萬元,加上村委會以“村集體”的名義出資5萬元,總共30萬元注冊資金,申請成立黔西縣上馬村運輸有限公司。
行政審批手續3個月內全部辦完,團貴州省委就業創業基金會給予3000元資金幫扶,團黔西縣委給予2000元資金幫扶。
帶著家底,曾祥覬踏上了業務洽談的路,目前,已經和多個工地就土石方集中運輸達成初步意向。
“等我們幾個做出效益來,肯定會有更多村民參與進來的,我們就能越做越大了。”李軍笑到,未來說不定就是個中型的物流公司呢。
團組織成為青年群體發展助推器
在上馬村運輸有限公司的團支部裡,袁家偉被推選成為團支部書記,這個2010年的大學畢業生也是個地地道道的“拆二代”,幾個月前回家參與村委的工作。
袁家偉認為,團支部的使命就是把自己從小到大一起玩的兄弟們都團結起來,和公司一起發展,“讓大家從觀望到信任的轉變,是需要公司現在的團支部實實在在做出點事的。”
邵興鑫認為,首先要做實在的,是讓“拆二代”青年心裡有團組織存在的感覺。
“青年人有新想法隨時找團組織聊聊,公司遇到問題團組織可以幫忙協調。”邵興鑫說,可以隨時到團縣委坐坐,先讓“拆二代”們感覺團組織是他們可以信賴的代言人。
袁家偉認為,提供技能培訓是團組織樹立威信的好辦法。他分析,公司成立以后一定需要懂財務的人、會修車的人、做行政管理的人、出去拉業務的人,團支部依托各級團委豐富的就業創業培訓資源,推薦村裡的“拆二代”接受專業化的培訓,今后可以把公司運作得越來越專業。
“就像火箭底下的助推器一樣,團組織推著青年抱成一團進步,公司也會越來越正規。”袁家偉說。
邵興鑫同意袁家偉的看法,她希望,團組織能激活“拆二代”身上的細胞,解放思想,改變世世代代沿襲的“面朝黃土背朝天”,用一種全新的發展思路創造美好生活。
在揭牌儀式現場,袁家偉面對大家立正,拿著稿子的手有些哆嗦,他用盡量標准的普通話說:作為“拆二代”,我們一定會把握好機遇,不斷學習,成為青年創業的典范和帶動老百姓致富的主力軍,因為我們擁有無限的激情和精力,相信我們一定會成功。
零零散散地站在煤火旁的“拆二代”們眼睛一直盯著他,稿子念完,他們依然盯著,甚至忘了鼓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