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副部長 李衛紅
編者按日前,教育部召開高校社科界學習貫徹黨的十八大精神座談會,學習領會黨的十八大提出的新思想、新論斷、新部署,交流研討如何在新的歷史條件下深入推進高校哲學社會科學繁榮發展,為建設高等教育強國和社會主義文化強國作出更大貢獻。教育部副部長、黨組成員李衛紅出席會議並講話。北京大學等七所高校代表作了交流發言。現將發言內容摘編如下。
推進高校哲學社會科學新的繁榮發展
教育部副部長 李衛紅
認真學習領會十八大精神,是擺在我們面前的首要政治任務。學習好、研究好、宣傳好、貫徹好十八大精神,是推動高校哲學社會科學發展的根本保証。我們要正確把握黨的十八大主題,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圍繞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全面深化改革開放的目標,堅持求真務實、改革創新,推進高校哲學社會科學新的繁榮發展。
按照科學發展觀的要求,全面加強高校哲學社會科學建設。科學發展觀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指導黨和國家全部工作的強大思想武器。高校哲學社會科學要深刻把握科學發展觀的精神實質,更加自覺地貫徹落實發展這個第一要義,以改革推動發展,以提高質量整合發展﹔更加自覺地貫徹落實以人為本這個核心立場,尊重知識、尊重勞動、尊重創造、尊重人才﹔更加自覺地貫徹落實全面協調可持續這個基本要求,深化科研管理體制改革,建立完善以創新和質量為導向的科研評價體系﹔更加自覺地貫徹落實統籌兼顧這個根本方法,扶持基礎學科,加強應用學科,發展交叉學科,培育新興學科。
以高度的理論自覺和理論自信,繼續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踐創新、理論創新和制度創新。當前,哲學社會科學迎來了前所未有的歷史機遇。我們要切實把十八大精神轉化為推進哲學社會科學的強大動力和實際行動,充分發揮高校學科優勢和人才優勢,以高度的理論自覺和理論自信,科學總結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實踐成就和寶貴經驗,不斷深化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規律的認識,不斷豐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實踐特色、理論特色、民族特色、時代特色。以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大眾化、建設具有中國特色中國風格中國氣派的哲學社會科學為根本任務,全面提升人才培養、科學研究、社會服務、文化傳承創新的能力和水平。
以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為目標,強化高校哲學社會科學的育人功能。解決好培養什麼人、如何培養人的重大問題,是教育工作的主題。高校要把科學研究與人才培養緊密結合起來,把立德樹人作為根本任務,積極參與實施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和建設工程,幫助大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不斷堅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想信念,不斷提高思想道德水平和科學文化素質。充分發揮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的主渠道作用,大力推動黨的十八大精神進教材進課堂進頭腦。
以重大理論和現實問題為主攻方向,著力提升高校哲學社會科學的社會服務水平。人民群眾的社會實踐是形成、檢驗、發展哲學社會科學的淵源。哲學社會科學要立足於人民群眾建設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踐,服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緊緊圍繞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全面深化改革開放的目標,深入研究我國經濟社會發展中的重大理論和現實問題,回答人民群眾關心關注的切實利益問題,不斷推出理論研究、戰略研究和對策研究的高質量成果,為黨和政府科學決策、民主決策提供理論支持。
圍繞增強國家文化整體實力和競爭力,充分發揮高校哲學社會科學在文化傳承創新中的作用。哲學社會科學是國家文化軟實力的重要內容,文化傳承創新是高校的重要功能。繁榮發展哲學社會科學,必須把文化傳承創新作為義不容辭的重要責任。要培養和樹立高度的文化自覺和文化自信,弘揚中華民族的優秀文化傳統,弘揚中國共產黨人在90多年的奮斗歷程中形成的革命文化傳統,弘揚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要增強高校的文化創造活力,學習借鑒國外一切優秀文明成果,不斷推出更多代表國家水准、具有世界影響、經得起實踐和歷史檢驗的優秀成果。
以深入實施“高等學校哲學社會科學繁榮計劃”為依托,加快推進高校哲學社會科學創新體系建設。十八大明確提出了建設哲學社會科學創新體系的任務。我們要認真落實中辦國辦轉發《教育部關於深入推進高等學校哲學社會科學繁榮發展的意見》,加大“繁榮計劃”的實施力度,大力推進學科體系、學術觀點、科研方法、科研組織方式創新,不斷消除制約發展和創新的體制機制障礙,努力走出一條充滿活力、富有效率、更加開放,具有中國特色的理論研究和學術創新之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