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賀林平
2012年12月31日09:18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閱讀提示
在我國廣大農村,村級團組織在幾十年前就已建立,但改革開放后卻逐漸渙散,長期處於有機構、無人員、無經費、無職能的狀態。
如何讓廣大農村青年有事做、做好事?去年11月,廉江開始了讓村級團支部恢復運轉的嘗試,379個村團支部先后運行。一年來,農村青年面貌一新:游手好閑的少了,創業致富的多了﹔為禍鄉裡的少了,服務村民的多了。更可貴的是,一批青年干部正成長起來,成為基層黨組織可茲倚重的后備力量。但廉江的這種“能人兼職”模式能否復制、是否可持續,值得關注。
臨近年底,鄭春壽格外忙。一大早,他就開車從廉江橫山鎮出發,沿著325國道奔南圩共青團養豬場。這個養豬場是他帶領當地38個青年農民合股開的,10月中旬剛開工,正忙著搞基建、進豬苗,預計投產后年產值可達1000萬元,年實現利潤100萬元。
35歲的鄭春壽是個年輕有為的鄉村醫生,種養創業的致富能人。現在他又多了一個身份——南圩村團支部書記。
去年11月開始,廉江在橫山鎮率先恢復村級團支部,后推廣到21個鎮、街,379名村團支部書記陸續上任。
他們給農村帶來了怎樣的變化?
重建村級團組,必要嗎?
不少青年,走正道,沒方向﹔想發展,沒路子
記者到達南圩共青團養豬場時,南圩村青年小鄭正和五六個人一起平整泥地。雖然是冬天,小鄭卻隻穿了件長袖T恤,額頭上汗水不斷。“看他現在,誰能想象他以前是個爛泥扶不上牆的‘癮君子’?”村黨支部書記江偉權的話,讓人大吃一驚。
早先,小鄭不務正業,染上毒癮,人瘦得不像樣,老婆也偷偷跑掉了。為籌毒資,小鄭常干見不得光的事,江偉權擔任派出所治安中隊長的時候就曾兩次抓他強制戒毒,但都無濟於事。
龍年大年初七,新上任的鄭春壽首先找到小鄭。“經過幾天的交流,我意識到,他不是不想學好,而是找不到生活的目標和路子。”鄭春壽說。為了幫助小鄭重新做人,鄭春壽主動提出借錢給小鄭入股,和自己合伙養鴨。小鄭也意識到自己不能一輩子做“爛泥”,他克服重重困難,用幾個月時間戒掉毒癮,跟著鄭春壽苦干半年,不僅賺了2萬元錢,還胖了20斤。
橫山是一個有12.5萬人口的農業大鎮,18—35歲青年有51000多人,除了外出打工的,留在家中的相當部分,不僅懶得種地,而且游手好閑,不務正業。“年輕人精力旺盛,沒正事就要生邪事。去年秋天,不少青年聚在一起,成立了名為‘青年會’的組織,以保護本村利益為名,聚眾打架、鬧事,甚至收保護費,群眾怨聲載道。”橫山鎮委書記林廣德說,“當時,全鎮246個自然村,有50多個村成立了這種組織,規模小的八九個人,規模大的二三十個人都有。”
取締“青年會”容易,但新時期如何引導農村青年卻是一個大課題。“我們向青年發放了三四千份調查問卷顯示,很多人想走正道,沒方向﹔想發展,沒路子。”共青團廉江市委書記伍華武說。鑒於此,廉江市委、市團委決定,率先重建農村基層團支部,以組織的作用和榜樣的力量,帶動農村青年樹正氣、務正業、走正道。
經過報名、考察、公推、競選,到龍年春節前后,20個村“一書記、兩支委”的團支部班子率先在橫山鎮配齊。
以前,我們的村級團組織名存實亡,無法有效服務青年。他們一旦離開學校,就成了一盤散沙。
——共青團廉江市委書記 伍華武
“復活”后,干些啥?
當“管家婆”、致富帶頭人,還要搞好農村公益
這些書記、支委都是精力旺盛、有責任心的農村能人。雖然一無工資,二無待遇,可他們自願服務青年,服務鄉裡。他們上任的首要任務就是當好青年“管家婆”。西山村團支部書記鄧帶說,他們3人每人每星期都要找5名以上的青年聊天,“我們不是專職干部,都是利用晚上和周末時間。”各村團支部還經常組織籃球賽、乒乓球賽、拔河比賽等,釋放青年的精力。
他們的另一個重要的職能,就是當好青年創業致富的“帶頭人”。南圩村阿廣,原來游手好閑,不時參與打架。在村團支部的幫助下,阿廣辦起了一個養鴨場。首批2000多隻鴨上市,他一下子賺了3.5萬元。“現在我整天想的是怎樣把這些鴨子養大賺錢。”阿廣說。
走進曲塘村,一條近4米寬的水泥村道平整干淨,是村民和車輛往來的主要通道。“你別看現在這樣好,以前這路長期受重載車碾壓,泥土外露,坑窪不平。”村民李景彪說。
曲塘村團支部成立后,發動回鄉的老板和村裡的小生意人捐款100多萬元,又組織了40余名青年當義工,將一條嶄新的路修了起來,團支部的威信也提高了。“團支部帶領村中青年干了很多活動,捐款修路、無償獻血等。大家看在眼裡,心裡也很高興。”李景彪蹺著大拇指說。
“農村團支部既要服務青年,又要帶動青年服務農村。”曲塘村團支部書記李得說,“我們成立了農村青年服務隊,吸引了20多名志願者,服務農村公益事業。”
由村團支部組織的青年服務隊,橫山鎮每個村都有一支,這些農村青年,在造福鄉民的志願服務中鍛煉教育自己,找到自身價值。
在農村團支部的帶領下,新增青年個體企業、種養專業戶538人。
——橫山鎮委書記 林廣德
推廣村級團建,有啥用?
經濟發展了,治安穩定了,農村干部的后備力量更強了
談及當團支部書記一年來的感想,“挺有意思的。”鄭春壽脫口而出,“以前,隻需要想方設法使自家的養殖業和種植業賺更多的錢﹔現在肩上扛著對全村青年的責任。”從“獨善其身”到“兼濟全村”,鄭春壽的政治覺悟、實際能力、群眾威信都獲得了很大提升。
橫山鎮試點取得良好效果,並獲評“全國農村基層團建示范鄉鎮”后,重建農村團支部正被陸續推廣到廉江市其他鎮(街)。正如廉江市委書記何鑫所說,農村團支部正日益突顯其發展農村經濟和維護社會穩定兩大功能,成為廉江創新農村社會管理的新模式。
“廉江的實踐,在‘實體化’農村基層團建上打開了新局面,既發揮了團組織的作用,又鍛煉了一大批農村青年干部,夯實了黨在農村基層的執政基礎。”廣東省青年干部學院青年研究所所長、廣東省團校教授譚建光說。
廉江共青團的初衷與此不謀而合。伍華武告訴記者,除了服務青年、服務農村外,還包含了一個更大、更深層次的目標——為農村基層組織培養后備力量。
今年10月,在全國鄉鎮實體化“大團委”建設工作電視電話會議上,團中央書記處第一書記陸昊表示,農村共青團工作是共青團整體工作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要繼續堅持基層組織建設的兩大原則:一是青年在哪裡,團組織就建在哪裡﹔二是社會怎樣使青年聚集,就用怎樣的方式建立團組織。
“活起來”的團支部成了黨支部的好幫手,支部書記、支委也在引導青年、服務群眾中樹立了威信。
——南圩村黨支部書記 江偉權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微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