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黨建

王家元求學記

李京枝 藍榮杰
2012年12月17日15:56   來源: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字號 】 打印 社區 手機點評 糾錯  E-mail推薦: 分享到QQ空間  分享


9月1日,是新生開學入校的日子。四川省宜賓市廣播電視大學迎來了一位特殊的學生——黨的十八大代表、“春風經驗”的創始人、宜賓市筠連縣騰達鎮春風村黨支部書記王家元。這一天,王家元辦理了法學專業新生入學手續,成為一名電大學生。

圓夢

“從今天起,我就是一名大學生了!”王家元從班主任周世萱老師手中接過教科書時激動地說道。

8年前,600多名村民聯名推薦,使王家元高票當選春風村村委會主任,從此他與春風村結下不解之緣。幾年裡,王家元帶領春風村干部群眾在喀斯特地貌的艱苦條件下,開山修路、劈石栽樹,硬是從“石縫”裡闖出了一條集特色農業、生態農業、旅游觀光業為一體的發展之路,讓春風村從“石疙瘩”村變為遠近聞名的富裕村,“春風經驗”被寫進四川省委工作報告。今年,王家元又當選為十八大代表。

自幼家貧未能完成讀書夙願的王家元十分珍惜這次學習機會,他對老師說:“我基礎不好,請老師以后多多指導!”

王家元告訴記者,上世紀80年代初,自己的家庭條件不好,讀完初中正好趕上改革開放,就外出經商。如今回到農村,在春風村從事農村管理工作,才真正感受到知識是多麼重要,而自己在工作中最缺乏的就是文化知識。“這下可好了,我終於圓夢了!希望通過兩年半的時間,能完成各科目的學習,順利畢業”。

學法律為的是依法治村

如今的王家元可算得上是紅人:他是黨的十八大代表,還是全國勞模、全國優秀黨務工作者,多次進京受到黨和國家領導人的接見……這些光環籠罩著王家元,讓他備受關注。然而,光環的背后,王家元深感責任大、壓力大。“必須要充電!”這樣的想法不停在他腦海裡打轉。

“當選為十八大代表后,感到身上責任重大。希望通過到電大學習,積累文化知識,依法治村,讓農村發展得更好,讓村民更加富裕。”王家元說。

至於為何要選擇學習法律,王家元的想法是:既能在春風村未來發展中用得上,保護村民的合法權益﹔又能通過自己帶頭,帶動村民學法、懂法、知法、用法。農村裡,大多數群眾法律觀念淡薄。雖然靠村干部耐心調解能夠解決一些問題,但從根本上看還必須依法治村,對於這一點,王家元深有感觸。

“很多時候,盡管表面上解決了村民糾紛,但如果大家都不依法依規辦事,一遇到糾紛就要找村干部現場協調,那得增加多少工作負擔啊!”在工作實踐中,王家元發現,僅僅依靠過去的方法治理農村已經不夠了。中國村落治理的一般模式是:依靠鄉規民約,以習俗治村﹔依靠氏族宗親,以親情治村﹔依靠領導威望,以威信治村。

“這些方法在今天已是遠遠不夠的,必須探索‘依法治村’的新路徑。從春風村當前的發展形勢來看,作為村支部書記必須要學法、知法、懂法、用法。”王家元說,春風村現在有兩家引進企業,一個是春風茶業有限公司,一個是花卉公司,在與企業簽合同打交道中都要懂法,這樣才能保護農民的合法權益。

在經過一番思考后,他決定報讀電大法學專業,以豐富自己的法律知識,提高管理能力。“我希望通過學習,提高我解決一系列農民與農民、鄰裡之間、村與村之間、綜合體與外部間各個層面的矛盾糾紛問題的能力,更好地實現農村的和諧發展。”王家元說。

努力做一名優秀學生

“過去家裡窮,空余時間要干農活,晚上想看書,油燈都舍不得點時間長了!”王家元說,現在雖然也很忙,但無論如何都要抽出時間來學習。

宜賓電大校長譚賢偉表示,電大是一種不受時間、地點限制的新型教育模式,可以讓他工作學習兩不誤。可以依靠網絡、自主掌控學習時間,這是開放大學的特點,這樣的學習方式很適合王家元這類基層工作者。

“我可是名副其實的‘大’學生。”看到學校的報名資料上,大多數學生都是20多歲,隻有自己的年齡最大,王家元幽默地說。

“年紀大、基礎差、工作忙,這都是實際情況,不過我會擠出時間來認真學習。” 王家元告訴記者,今后他要提高計算機實際操作能力,認真看書學習,努力做一名優秀學生。希望通過兩年半的法律專業系統學習,進一步增強依法治村能力,帶領群眾,走出一條更和諧的致富路。

《黨支部書記》雜志授權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發布,請勿轉載

    
>>>點擊進入“全國黨建期刊博覽”

 

(責編:楊媚、權娟)


相關專題
· 期刊選粹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焦點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