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外商獨資企業江蘇連雲港久和混凝土有限公司黨支部公布的《黨員聯系班組津貼考核辦法》規定,黨員津貼從100元上漲到200元,但能否拿到黨員津貼,則由黨員聯系的班組成員說了算。據了解,該公司成立6年來,通過設立黨建基金、發放黨員津貼、推薦優秀員工進入黨組織、推選優秀黨員進入公司管理層等創新舉措,成功破解了活動難開展、作用難發揮、隊伍難穩定等外企黨建工作的難題。這是連雲港市連雲區雲山街道加強非公企業黨建工作的一個新亮點。
久和公司設立黨建基金,為黨支部開展活動提供經費保証,有效破解了外企黨建活動開展的難題。作為一家投資4000萬元港幣的外資企業,該公司在2006年初就成立了黨支部,公司決定每年從每方混凝土銷售利潤中拿出1毛錢,設立黨建基金。1毛錢,看似不多,但公司的業務每年都在增長,今年該公司的混凝土銷售預計可達40萬方,黨建基金就將達到4萬元。在辦公條件緊張的情況下,公司專門拿出一間會議室作為黨員活動室,全方位地支持黨組織和黨員開展活動。據介紹,黨建基金主要用於保証黨組織各項活動的順利開展。今年4月,久和黨支部與淮海工學院化工學院黨委開展共建,成立“久和砼”獎學金,資助困難學生。
久和公司黨員人數不多,隻有6名,但都在關鍵崗位上發揮著重要作用。冒著暴雨在重點工程工地帶頭幫助施工方遮蓋混凝土的是黨員,每天深夜依然忙碌在工地上為施工方解決難題的是黨員,公司董事長張杰深有感觸地說,關鍵時候,沖在最前面的,是共產黨員。2008年,公司剛在連雲港站穩腳跟,就遇到了金融風暴,企業面臨著巨大的生存壓力。時任公司黨政辦主任、黨員黃天峰結合企業實際,創新管理辦法,開展開源節流活動,設立節油獎、愛車獎,每年為企業節省開支近200萬元,為企業渡過難關作出了貢獻。
發放黨員津貼,在公司內部廣泛開展雙向推選活動,推薦優秀員工進入黨組織,推選優秀黨員進入管理層。久和黨支部積極探索穩定隊伍的方法,黨員的責任感和榮譽感不斷增強,員工積極向黨組織靠攏。最近幾年,累計有20多人遞交入黨申請書,每年都有新員工加入黨組織。包括公司總經理、黨支部書記黃天峰在內的6名黨員,全部被提拔,成為公司的高管或中層。
在雲山街道,和久和公司一樣,揚子江、根深等非公企業黨組織,廣泛開展了創建服務性黨組織活動,他們以黨員亮身份、兌現承諾、設立先鋒崗,開展扶貧幫困,創建和諧勞資關系,助推企業轉型升級,創造了多方共贏,多家非公企業曾多次受到連雲區委和雲山街道黨工委的表彰。
(王鈺 朱先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