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黨建
從平面覆蓋向立體輻射的創新

以商務樓宇工作站為載體 北京積極探索非公企業黨建新模式

2012年11月08日09:33   來源:北京日報
【字號 】 打印 社區 手機點評 糾錯  E-mail推薦: 分享到QQ空間  分享


  在非公企業裡,有這樣一群人,他們口袋裡揣著“流動黨員証”,卻因頻繁變動工作,或工作單位沒有黨支部,而變成了所謂的“口袋黨員”。

  社會管理創新中有為人熟知的網格化模式,每一個居民都有專人聯系。那覆蓋非公企業黨員的網格又該如何編織?

  長安興融中心,位於鬧市口大街與長安街的交會地帶,屬金融街商圈。這裡寸土寸金,日租金每平方米12元,找地方打一個鉚釘都要細細思量。

  每到中午,樓裡的白領總會三五成群地相聚在4號樓一層,聊天、看電影、借閱圖書、小型座談、無線上網……這裡有一個活動中心,中心有場所、有設施、有標志、有黨旗、有書報、有制度,全天對非公企業黨員職工免費開放,樓外企業員工也可以在這裡開展活動。

  “這真是令人羨慕的‘福利’!”但凡向別人提起這個活動場所,都會引來這樣的贊嘆。事實上,這個“福利”正是本市非公企業黨建工作模式創新的一個縮影,當然,又遠不局限於開設活動場所這麼簡單。

  在長安街南北,金融街街道各設立了一個商務樓宇黨群活動服務中心,也被稱為“黨建工作站”,南側設在長安興融中心,建筑面積360平方米﹔北側設在西城晶華,建筑面積600多平方米,分別輻射周邊的商務樓宇。

  “輻射”是什麼概念?原來,依托於工作站,金融街街道設立了聯合黨支部,凡是這個區域非公企業的“口袋黨員”,都可以加入這個支部,接上組織關系,過上組織生活。

  “組織全覆蓋、工作全覆蓋、服務全覆蓋”是這個工作站的目標:幫助非公企業中“口袋黨員”找到組織,幫助有黨員的非公企業建立組織,為黨支部挂靠於行業協會的非公企業提供服務。這個工作站,在上級黨組織看來,就是商務樓宇中的“紅色陣地”﹔在黨員們看來,就是商務樓宇中的“黨員之家”。

  “工作站輻射面非常廣!”在社區剛剛工作兩年的金融街街道社區工作者佟明凱被派到長安興融中心任工作站站長,在她的帶領下,工作站定期調查白領們的需求,開展了諸如理財咨詢、亞健康診療、財稅咨詢、反假幣等頗具金融街特色的活動。在活動的過程中,白領們又爭相為開展活動出謀劃策,嘗到員工凝聚力提升甜頭的企業紛紛要求為活動提供資源,北京百仕易電器中心的負責人張軍還主動提交了入黨申請書……

  在CBD、中關村、亦庄等這些地方的商務樓宇中,這樣的工作站隨處可見。今年9月,投資3000多萬元新建成的市經濟技術開發區黨群活動服務中心正式啟用,中心面積7000多平方米,可同時容納800多名黨員群眾開展活動。據統計,空間資源稀缺的北京,各區縣街道、園區工委、行業協會等通過租賃、整合、借用、置換、合用等方式,目前,已解決非公企業黨組織辦公和活動場所面積6萬多平方米。下一步,還將在非公企業集聚的區域,繼續建設和完善一批區域性、開放性、綜合性的黨群活動服務中心,為廣大非公企業黨組織開展活動創造條件。

  商務樓宇是非公企業的主要集中點,是人才、資源、信息的主要集散地,被稱為“豎起來的社區”。在商務樓宇工作站這個載體之上,商務樓宇黨建“一委五站三服務”工作法正在全市推廣:“一委”即以商務樓宇為單位,建立起樓宇黨組織,打造開展黨建工作的“主心骨”﹔“五站”即建立了黨建、工青婦和社會服務“五站合一”的商務樓宇黨建模式,推進商務樓宇黨建標准化建設﹔“三服務”即強化黨組織的整合服務功能,將黨務、政務、社會事務三項職能有機融合,合力推進商務樓宇黨建工作。

  “非公企業分布較散、人員流動性強,僅僅依靠企業在內部建立黨組織難度較大。現在通過商務樓宇、社區、行業協會等更為穩定的載體來實現黨建工作輻射,可操作性強。尤其是在北京這樣的特大城市,非公企業多,商務樓宇多,以商務樓宇為載體的非公企業黨建模式探索很有現實意義,是從平面到立體的有益探索和創新。”市委組織部相關負責人說。(記者 吳迪)

(責編:李晨陽、程宏毅)


相關專題
· 非公企業黨建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焦點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