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黨建
黨在我心中 薪火永相傳

遼寧省“黨的知識進校園”活動紀實

2012年11月07日17:00   來源:中國組織人事報
【字號 】 打印 社區 手機點評 糾錯  E-mail推薦: 分享到QQ空間  分享


曹澤雨是遼寧省本溪市明山區一名學生。媽媽發現,她最近“一反常態”。過去愛看動畫片,現在每晚的新聞聯播必看﹔過去手裡經常捧著的漫畫書,現在被《黨的知識進校園小學生讀本》替代了﹔過去一打開電腦就上網玩游戲,現在更多的則是查找黨史資料,寫征文、辦手抄報、答競賽題﹔就連國慶長假,全家都是在小澤雨的提議下去了趟革命聖地井岡山。

發生在小澤雨身上的點滴變化源於遼寧在全省中小學校開展的“黨的知識進校園”活動。今年6月以來,遼寧省委組織部會同省委宣傳部、省教育廳和共青團省委,專門下發活動通知和開展學習黨的知識征文、競賽活動方案,把黨的知識的宣傳教育與革命傳統教育、思想道德教育和校園文化建設結合起來,寓教育於形式多樣的活動之中,使廣大青少年學生從小就認識黨、了解黨,更加熱愛黨。

薪火相傳 從堅守思想陣地開始

受應試教育、網絡不良信息等影響,一些中小學生對黨的知識了解不多,甚至匱乏。如何守住思想陣地,筑牢道德高地,堅守信仰聖地,確保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興旺發達、后繼有人?遼寧抓住學校這個陣地,抓住學生這個主體,以“傳播黨的知識、堅定理想信念、培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合格建設者和可靠接班人”為主題,在全省中小學校開展“黨的知識進校園”活動。

遼寧省委組織部相關負責人介紹,圍繞黨史、黨章、黨的優良傳統作風、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和形勢任務等五方面內容,全省中小學校從學生特點出發,具體開展了“七個一”活動。即:作一次黨的知識報告﹔開一次主題班隊會﹔進行一次參觀學習﹔觀看一部電影或電視片﹔舉辦一次黨的知識展覽﹔開展一次黨的知識征文和一次黨的知識競賽。

21000余場“黨的知識報告”,展示著優秀黨員的寶貴品格,講述著身邊黨員的感人故事﹔13萬余次主題班隊會,匯聚著幾百萬中小學生搜集的黨的知識,彰顯著近年來黨推動科學發展、促進社會和諧的時代業績﹔353萬余人次走進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博物館、紀念館,尋訪、體驗黨的光輝歷程﹔17000余場次黨的知識展覽,113萬余人次參與“黨在我心中”征文活動,參加網絡知識答題人數達45.6萬人次,參加游戲闖關答題6.12萬人次,參加市、縣(市區)、校三級組織開展的現場知識競賽學生逾13萬人次,表達對黨和偉大祖國的朴素感情。

內容吸引 黨真正走進心中

如何讓黨的知識真正走進孩子的心中?遼寧不斷探索孩子們喜歡的方式,並且從適應廣大青少年的認知能力和成長需求出發,堅持分類推進,讓學生們願意學、高興學。

在小學,以感性認識實施啟蒙教育。編發《英雄事跡卡通畫冊》﹔開辦課間“校園之聲”,錄制校車故事和歌曲﹔用歷史名人、革命先烈的名字,為各班級命名。

在初中,重點發揮課堂主渠道作用,政治、歷史、思品課上適當增加黨的歷史、傳統內容﹔定期組織學生到愛國主義教育基地﹔開展中華經典誦讀、一分鐘講紅色故事等活動﹔制作黨建專題板報、牆報、手抄報。

在高中,依托青年黨校,詳細闡述黨的性質宗旨、基本理論以及入黨條件、黨員權利義務紀律﹔組織召開“對話信仰”辯論會、“理論熱點面對面”交流會,把牢學生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發展的重要關口。

遼寧各市也豐富自選動作,用孩子們喜聞樂見的形式引導學生了解黨的知識,熟悉黨的歷史。沈陽市黨的知識教育與走訪家鄉名勝等實踐活動相結合﹔大連市舉辦“紅領巾心向黨、祖國發展我成長”紅歌會﹔營口市以“黨在我心中”為主題舉辦了校園文化藝術節﹔遼陽市以“童心向黨”為主題開展學生道德實踐活動﹔朝陽市聘請優秀黨員為黨建知識宣講員,走進學校﹔盤錦市開通了黨的知識進校園網站,評出首批“黨的知識進校園”星級示范校……

堅定信念 用行動踐行承諾

“黨的知識進校園”,參與的不僅僅是學生。了解黨、宣傳黨,發揮傳播知識、組織學生、引領學生的作用,這是活動中,老師的必修課。老師坦言:“備課的同時就是一個學習的過程,過去被動地聽,現在主動去講,學習效果自然好很多。”

帶頭學、帶頭講、帶頭踐行黨的知識。日常教育教學中,教師之間互相研討,集思廣益,把黨的知識潛移默化地滲透到學生當中,語文教師引導學生用讀后感、寫體會、自制手抄報、書法、繪畫等方式,體會黨史,感受黨的偉大﹔德育教師引領學生開展尋找身邊“紅色經典”活動,通過找一找、訪一訪、講一講、演一演、評一評、唱一唱等形式,感受紅色經典的魅力,感受中國共產黨的偉大。

“如何在教學中體現黨員教師的先進性”?“如何以自身的影響力感召教育身邊的學生”?許多學校在教師中開展上一節示范課、轉變一名學差生、幫扶一戶貧困生家庭、培養1名入黨積極分子等活動。本溪市在校園內創建“黨的知識教育 愛心超市”,學校黨員教師為學生們購買了黨史書籍、影像資料、書包、文具、衣服等學習生活必須品,並通過結對幫扶,奉獻愛心等形式,力所能及地幫助農民工子女學生和困難學生,讓廣大學生在思想上加深對黨的情感,感受黨的溫暖。(遼組宣)

(責編:張湘憶(實習)、程宏毅)


相關專題
· 學校黨建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焦點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