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黨建>>“全國城市基層黨建創新案例”征集評選活動

黨建引領聚合力 基層治理促和諧

江西省贛州市探索“1+3”城市基層治理模式

 中共江西省贛州市委組織部

2018年10月26日15:58    來源: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一、案例背景

隨著城市化進程不斷加快,人的需求更加多元化,傳統的城市管理模式已不能很好的適應新形勢新要求,城市基層治理中遇到越來越多的矛盾問題難以得到有效解決。以贛州市中心城區—章貢區為例,主要存在以下幾方面的問題:一是除章江新區外,章貢區4個街道轄57個社區都屬於河套內老城區,且大部分住宅為老舊小區,多數為無物業管理小區,人口密集、房屋設備陳舊、配套設施不齊、違章搭建嚴重、停車位不足等問題日益凸顯,直接影響了居民生活的質量,與中心城區城市建設的快速發展形成了強烈的反差。二是大量流動人口進入城市,開展基層治理,做好這些沒有戶籍的“新城市人”群體的工作,單靠街道社區黨組織力量是不夠的,必須各方面協同努力。三是隨著城區規模日益擴張,城市公共事務和社會問題日益增多,社區在空間地域、組織形態、居民構成、管理模式等各方面都發生了巨大變化,城市社會治理工作面臨新挑戰新問題。

二、主要做法

如何切實有效破解上述問題,實現新形勢下城市社會有效治理,既是構筑城市基層黨建工作大格局的出發點,又是推動城市社會多元聯動、有效治理的有效載體,還是提高城市基層黨建整體效應的落腳點。贛州市採取先試點、再鋪開的方式,在章貢區西津路社區先行探索社區黨組織領導下的居民委員會、業主委員會、物業管理公司的“1+3”基層治理模式,構建起黨建引領基層治理的有效途徑。西津路社區轄3個居民小區,原先3個居民小區都未成立業委會和無物業管理,當時居民最關心兩件事:業委會能不能成立起來﹔對外聘請物業公司,能不能把小區秩序維護好。一是組織引領,鍛造多元力量的聚合鏈。社區黨組織當“龍頭”。牽頭制定民主共管議事規則,成功推動了西津路21號、23號、27號等3個小區順利成立業委會,動員樓院黨員和退休老黨員擔任小區業委員會成員,3個居民小區選舉出的19名業委會委員中有10人是黨員,佔業委會委員總數的52.6%,進一步強化了黨組織的核心引領作用。業主代表當“主人”。創新業主代表大會形式,以樓棟為單位實名投票選舉產生1名業主代表,暢通訴求傳達渠道,提高議事效率。3個居民區共選出40名業主代表,其中16名為黨員,通過召開業主代表大會,引進眾邦物業管理公司。業委會顧問團當“管家”。經黨總支部提議,居民公開選舉出5名退休老黨員組成業委會顧問團,既監督業委會規范用錢,又監督物業規矩辦事,在多方聯合監督下,物業服務水平有了明顯提升。二是共治共管,打通基層治理的新出路。以事務共商為抓手,在小區改造過程中,西津路社區成立了黨組織領導下的居民委員會、業主委員會、物業管理公司四方聯合工作委員會,建立四方聯席協調會議制度,由社區黨組織書記擔任聯委會主任,居委會主任、業委會主任、物業公司經理、居民代表、網格員等擔任聯委會委員,聯委會中黨員佔到55%,前前后后開了18場會,正面的聲音主導了議事方向。西津路23號小區停車難問題一直困擾著小區居民,小區車主亂停亂放,長期導致安全通道嚴重堵塞。針對此現象,社區黨組織召開四方聯合工作委員會議,共同商討小區規范停車、規劃停車位等問題,召集小區業主司機召開業主大會,收集民意,擬定提出幾種收費標准,由小區業主投票決定,通過這一系列舉措,有效解決了小區停車難的問題,受到居民的一致好評。聯委會成立以來,就小區事務共商解決了拆除違章建筑、路面破損修復、規范停車位、安裝充電樁、修復破損花壇、合理配置垃圾桶等21個問題,使這座建於90年代的老舊小區重新煥發光彩。三是互補互聯,架設黨群關系的連心橋。住宅小區居民不缺生活條件,缺的是精神文化引領。黨組織和居民“在一個鍋裡吃飯”,找到了一條“到什麼山唱什麼歌”的思想引領之路。建立小區黨群議事微信群,除了發布大小事項、聽群眾反饋問題之外,還把黨的十九大精神、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各級惠民政策放到群裡。在西津路23號和8號樓開辟了100多平方米的黨群之家,設置了社區老年大學、四點半俱樂部、書畫長廊等,成為男女老少都愛來的熱鬧地。組建了威風鑼鼓班、詩詞班、攝影班、歌舞班等8個社區社會組織,共有31名黨員入駐,每個組織都有黨員。黨員張長明發揮音樂特長,組建了68人的“群樂藝術團”,曾參加江蘇省舉辦的全國老年才藝展示比賽榮獲金獎。在西津路社區探索試點后,總結形成可復制可推廣、具有較強操作性的經驗做法,在全市推廣,確保城市基層治理實現規范化、制度化,推動城市基層治理水平再上新台階。

三、幾點啟示

贛州探索“1+3”城市基層治理模式,持續深入解決城市社區遇到的各類問題、各種矛盾,為城市快速發展提供了堅強保障,切實推動城市基層治理體制機制得到進一步理順,促使黨心民心得到進一步凝聚,黨在城市的執政基礎得到進一步夯實,也打造了黨建引領城市基層治理的“贛州經驗”。實踐証明,把加強城市基層黨的建設、鞏固黨的執政基礎作為貫穿社會治理和基層建設始終的一條紅線,是推動基層治理、提升服務能力、促進城市發展的根本保証。一要始終突出黨組織引領作用。實現城市基層有效治理,發揮黨組織引領作用最為關鍵,失去了黨組織的正確引領,城市基層治理就會迷失方向。社區黨組織作為社區各類組織和各項工作的領導核心,居委會等各類組織是居民自治的組織者、推動者和實踐者,“1+3”城市基層治理模式就是構建起以社區黨組織為領導核心,居委會為主導,居民為主體,業委會、物業管理公司、駐區單位、群眾團體、社會組織、群眾活動團隊等共同參與的治理構架。在城市基層治理中,不斷把黨組織的意圖變成各類組織參與治理的舉措,把黨組織推薦的人選通過一定程序明確為各類組織的負責人,把黨組織的主張轉化為群眾的自覺行動,從而引領各類組織做好服務群眾工作並在服務中凸顯黨組織的地位、作用,使各類組織真正凝聚起來、各類人群真正參與進來,齊心協力把城市家園建設地更美、更好、更舒心。二要緊緊聯結自治組織。城市基層治理隻有突出自治特點,充分發揮居委會、社區等各類社會組織的職能作用,才能取得實實在在的效果。建立“1+3”城市基層治理模式,社區黨組織堅定支持和保障居委會、業委會、物業管理公司依法履行職責,成立“四方”聯合工作委員會、組建志願服務隊、開辟黨群之家等最大限度整合各方資源,把黨的建設始終貫穿基層治理、保障基層治理和引領基層治理,在推動城市基層有效治理中實現凝聚群眾、鞏固基礎,擴大影響、樹立威信的目的。三要始終堅持服務群眾。做好社區工作必須在實踐中真正為民服務,才能獲得群眾的認同和支持。“1+3”城市基層治理模式就是在社區黨組織引領下,各類組織和全體居民共同參與,不斷培育社會服務平台,大力創新服務載體,真正為群眾辦好事、辦實事,在服務過程中不斷提升城市基層治理的服務能力和服務水平。

(責編:黃瑾、喬業瓊)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